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天宝风流>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奇事(下)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奇事(下)

这老儿聪明,其他几个耆老也不傻,微一愣神的功夫,当即也是拜倒,口中连呼“奚王殿下”不已,随后附和的便是陇西奚军战士,随即整个战场上目睹神迹的五部奚兵都响起了同样的欢呼,耳边听着这山崩海啸的欢呼声,伪奚王脸色惨白,额头冷汗涔涔而下。

大队野蛮人在侧,五部落士兵又均已再无战心,这仗无论如何是打不起来了,初见白虎及绝美女子的震撼过后,等战场上的欢呼声渐消,除了伪王一部,其他三部奚族族长并耆老几乎是不约而同的起身向这绝美女子一行走来,这其中甚至包括刚才还站在伪奚王一边对陇西奚兵大打出手的那一部奚族头领。

北地部落多有,部落之间的战争更是常年不断,作为部落生存的最高法则,忠义诚信自然是靠不住的,在这块儿一旦部族战败所有子民都要沦为奴隶牛马,甚至是有灭族惨祸的土地上,服从大势,服从实力就成了各部落当家人镌刻在骨子里的生存自觉。眼前战争之中突遇如此变故,他们这些身负一部前途的族长耆老们纵然再恐惧那只白虎及象野兽般沉默的野蛮人,也只能乍起胆子上来探听虚实,此时一个准确的信息就将决定他们部落今后的走向,而这种走向的对错直接决定了自己及部族的存亡兴衰,子民的荣辱。

如果说这些族长及耆老们刚才还只是惊讶于李腾蛟的绝世容光及出尘气度,毕竟在这极北之地。限于服侍文化及梳妆技巧等等原因,难见李腾蛟这般女子,但随后在知道李腾蛟地身份后,陇西一部奚族的耆老们固然是难掩满脸喜色,而其他前来的三部族长则是立时色变。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眼前这个望之如神女一般的女子竟然是大唐前相公李林甫的幼女、现任监军使唐离的正妻。仅仅是这两个身份已足以引人遐思,遑论她的身后还有一队队沉默地野蛮人战士!他们原本是与安禄山绑在一个战车上的。自然知道那个才子之名播于塞外地唐离正是方今唐皇潜邸时的老师,如今的宠臣,此次朝廷平叛的战略策划者。听说,就是他一手制定的军略将二十余万包含本部族勇士在内的范阳精骑困死河东,同样是他此时正率领三路平叛大军在河东云州与范阳军决战,难道说这位监军使大人对塞外这片白山黑水也有了兴趣?他又使得什么手段竟能收复神兽白虎,进而使素来桀骜不驯的野蛮人都对他地夫人死心塌地……

一个接一个问题让三部族长及耆老们百思不得其解。毕竟眼前这一幕太过于匪夷所思了,但疑问现在不明白不要紧,对形势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从眼下的情形看来,大唐监军使唐离对阿三的支持远不是如伪王所说的仅仅是陇西奚部的自吹自擂,而周围那些彪悍沉默的野蛮人士兵更是实实在在地武力。几乎是片刻之间,那两个原本就心存观望的部落族长当即半跪在李腾蛟面前,以奚族至高的尊贵之礼欢迎李腾蛟莅临饶乐奚土。在说出一长串儿赞颂的话语后,这两个族长并身后本部耆老们发出了最诚恳的邀请,敬请李腾蛟无论如何要到他们的部族中做客些时日,以表他们全族上下对大唐朝廷地无限敬意及对监军使大人的仰慕之诚。对李腾蛟表达完这番恳切之意后,两部族长当即转身向阿三行礼,这番言语中自然少不得深切的愧悔之意。对自己深受伪王“欺骗”表达了无尽的愤怒,对先王正朔流落异乡的经历表达了最为深切的同情,对阿三能于艰辛万难中不忘故土,矢志复位的决心与勇气表示至高崇敬,最后的总结话语则是一致肯定阿三本是先王正朔,过往的种种经历表明他必将是奚族不世出的明主,在他睿智勇武地引领下,奚族五部必将再现昔日辉煌,我等迷途知返地两部必将忠心辅佐奚王殿下,戮力而为。矢志忠诚云云。

他这两部一如此表态。原本为伪奚王财帛所动,刚才还恨不得要致阿三于死地的那部奚族头领顿时全身直冒虚汗。眼见这两个该死地墙头草已向阿三效忠,有了这两部支持,坐拥三部之力及野蛮人和唐离支持的阿三实力暴涨,他接下来该干什么事儿就是傻子也知道,眼见自己及部落的命运就在这一念之间,此部族长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地跪下身来,一把捧住了李腾蛟的靴子,也顾不得上面沾染的尘土,死抱着猛啃不已。吻靴重礼!这可是奚部中奴隶对主人的表示,一旦行出这个礼来,就意味着施礼者本身彻底承认了自己的奴隶身份,愿将自己的生命、家人、财产尽付对方处置,对于这些族长们而言,一生中行这个礼的机会只存在于传说中往黄金之城朝见天可汗时才会用到。李腾蛟处是如此,而到了阿三面前,这族长诚然是未语泪先流,话虽然与前面两位族长没有什么两样,但其中的追悔恳切之意却增添了十倍不止,犹是如此,此人还觉不能表达心意之诚。话到末尾,竟然就此起身,将遭遇突变仍呆瘫着的伪奚王连拉带拽的拖到了阿三等人面前,手起刀落处伪奚王已是人头落地。

看着这个浑身染血的族长手举着伪奚王血淋淋的人头跪在阿三面前,陇西奚部耆老们终于人心大定的同时,另两个族长也自心寒的感叹平日还真没看出来,这厮竟然是如此的狠角儿。

由四部族长及众耆老手扶着奚部权利象征的旗鼓移交到阿三手上,在五部战士的齐声欢呼中,当年仓皇南逃,数年流离的阿三在这一刻终于成功复位。

若依李腾蛟地意思,此刻既然出了大山。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唐离身边,只是一来那些野蛮人长老一听说他要走,顿时一副天要塌下来的表情,跪满一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苦苦拦阻;再则,这些奚部族长们好容易攀上这么个能巴结上唐离的机会,没好好表现一把之前,如何肯放她走?毕竟五部中有四部都在实际上支持了安禄山的叛乱。这战后唐朝廷到底怎么处置他们,他们的下场如何可就赌在这一把上了;第三则是大头阿三了。自当日迫于安禄山暗杀随着贞华道人返回陇西,阿三就再没见过唐离等人,此时难得在这数千里之外遇见李腾蛟,又如何肯放她走?至于辅佐阿三的那些耆老,更是恨不得李腾蛟在奚部住地越久越好,好歹要等陇西族人迁回故地,阿三王位稳固后再离开。毕竟就凭他们眼下现有的实力。在这远离部族子民地所在,纵然知道不会再有什么变故,但心里总是难免惴惴。有这么多因素掺杂起来,加之担心回程安全,心中别有想法的黑天王也就顺势劝说李腾蛟暂留一段时日,至少要等唐离谴来迎接的队伍到了才好走。当日唐离在长安时,无论地位如何,每见黑天王必礼敬有加。潜移默化之下,黑天王对于唐府中人而言身份就自然显得贵重,加之有过在胜州被野蛮人掳掠的经历后,李腾蛟对于安全之事也有前车之鉴,由是也就点头答应前往奚部王城一行,以长姐的身份观礼阿三的复位庆典。

如此。皆大欢喜,原本激战的双方顿时一团和气,奚族五部刀箭入库,调转马头由西往东而行,那些野蛮人战士大部虽未跟随,却也分出一千最健壮地汉子由两个长老领着以充护卫,知道撵也撵不回去他们,李腾蛟索性也就任他们随着,唯一不习惯的就是这些野蛮人每一见她时那古怪的“阿鲁西亚”(虎神圣女)的称呼。

白虎现世,神女莅临。原本骨肉相残的同族兄弟化干戈为玉帛。本族又有了背景深厚,能令五部归心的正朔奚王。这一路回军自然是士气高昂,人强马壮,当晚歇宿时,得黑天王面授机宜的虎神圣女借花献佛设便宴宴请奚族诸族长,宾主融融间李腾蛟有意无意之间点到奚族勇士也征战的累了,眼见新王复位,正该是他们回乡之机,众族长体恤部族子民,也不忍其久留异乡云云。

她这般一说,这大半日为众多变故折腾地有些心思恍惚的众族长们顿时恍然大悟,一边痛骂安禄山残暴跋扈,本部为其所逼无奈出兵;一边自责愚笨,言明立即谴人赴关内召唤本部勇士罢战还乡,当然这其中行动最为激烈的就是那个行吻靴礼的族长,一等李腾蛟这话刚说完,四五十岁的人了,几乎是跳脚起身出了王帐后就在帐外叱喝连声,让本部耆老立即谴人连夜驰往榆关,明日一早过了关城召唤本部儿郎回乡,其声音之大,语气之急促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一般,唯恐帐篷里的李腾蛟听不清楚。当然,这些族长们口中表态地同时,少不得大堆的溢美之词献上,言说李腾蛟慈悲心肠实不愧为虎神圣女,我合族上下同感大德等等。

第二日一早,众族长往李腾蛟及阿三处请安问好之后,大队继续向东行进,每过一处必有领地所属部族首领派遣的快马通报消息,准备接待事宜。闻说神兽白虎现世,虎神圣女及本族新王驾临,沿途百姓莫不蜂拥来拜。无论是为阿三稳固王位,还是出自本心,李腾蛟自然不愿这些远道而来的奚族百姓失望,是以也就领了阿三及白虎在前伪王硕大的毡车上安抚道边百姓。

白虎一出,神威无敌,眼见毡车上这只昂然做啸的猛虎果然如故老相传般全身雪白,无一杂色,奚族部众百姓应声拜倒的同时,无不激动难言,更有许多当下涕泣出声者。随着白虎声威传开的是虎神圣女圣洁的绝世容光与慈悲天下的心肠,此次大战波及五部,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男子应征出战

铅笔小说 23qb.net

<=02目录+书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