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再世神农

正文卷

第34章 再世神农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的大笑声在奉先殿内回响,十分的得意。

“陛下,何故如此高兴啊?”

马皇后朝着朱元璋问道,因为在外人在,她的称呼也从重八变成了陛下。

朱元璋兴奋道:“妹子,苏璟给我送了份大礼啊!”

“来人,快把袋子里的薯仔拿来给朕看看。”

太监虽然不知道薯仔是什么东西,但也明白就在拱卫郎带来的那个袋子里。

很快,一颗薯仔就递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此物名叫薯仔,可做主粮,只需将其埋于土中即可生长,亩产高达二三十石。”

朱元璋朝着马皇后介绍道。

听到这话,马皇后的神色立刻就变了,她看向朱元璋道:“陛下,此话当真?”

并不是不信任朱元璋,而是这亩产对于明朝时候水稻小麦的产量而言,超出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薯仔可以当主粮!

朱元璋笑道:“标儿可是亲眼所见,这薯仔还是他从地里挖出来呢。”

说着朱元璋便将薯仔递给了马皇后。

“这薯仔看着平平无奇,真有这么高的产量,还有,薯仔应该怎么吃?”

马皇后打量着这从未见过的薯仔,那是充满了好奇。

朱元璋大手一挥:“走,马上朕亲手做一个皇后就知道了。”

很快。

御膳房内,朱元璋的面前就多了几个黑漆漆的薯仔。

他和马皇后一人拿了一个,掰开尝了一口。

“只是简单的烤制,能有如此味道,相当不错!”

朱元璋立刻夸赞道。

马皇后尝了一口,也是点头道:“重八,这薯仔滋味确实不错。”

两人将手里的薯仔吃完,朱元璋摸了摸肚子,似乎是在确定到底有几分饱了。

从小饿肚子的他,对于饥饿和饱的感觉,是非常清楚的。

接连吃了三个烤薯仔,朱元璋这才感觉够了。

“重八,苏先生竟然能培育出此物,实在是大明之幸啊!”

马皇后十分高兴的说道。

朱元璋点头道:“是啊,有了这薯仔,元朝那些余孽就蹦跶不了多久了,苏璟还真是让我意外啊!”

“现在你倒是念起苏先生的好了。”

马皇后调笑道。

朱元璋脸色微微一变,说道:“说起来还是多亏妹子你,不然上次苏璟这小子就被我砍了,我哪还能得到这薯仔呢。”

要说这朱元璋记仇是真记仇,都到了这份上,他还是不愿意夸几句苏璟。

马皇后只是笑笑,并没有揭穿。

“标儿送来的那袋薯仔,我先命人在皇宫内种下去了。”

马皇后朝着朱元璋说道,她很清楚现在朱元璋对于粮食的需求。

或者说,是大明朝对于粮食的需求。

“妹子,又要你多费心了。”

朱元璋点点头道,这薯仔如此重要,交给其他人还真不是太放心。

回到奉先殿内,朱元璋又将朱标刚送来的信看了好几遍。

“苏璟啊苏璟,你还真是能给我惊喜。既然如此,那你的命,我就留着了。”

朱元璋嘴角扬起笑容,十分的满意。

金陵饭店、沙县小吃.

以及苏璟在溧水县内开的其他餐饮店,同时推出了相当多的菜品。

当然,全部是以薯仔为原材料制作的。

沙县小吃就是酸辣薯仔丝,卤薯仔,而金陵饭店内就是拔丝薯仔、薯仔烧鸡这类的。

一时间,整个溧水县就都知道了薯仔这么个新奇的玩意。

至于苏璟,则是有些头疼了。

因为销量太好了!

而他仅仅只是试种了半亩,仅仅只够供应两天的。

“唉,没想到我也有错误估计市场的一天!”

苏璟微微一叹。

本以为薯仔作为一个新出现的蔬菜,这大众接受需要一点点时间。

没想到竟然这么快。

导致苏璟有些猝不及防,简直有损他商业小王子的威名。

“苏师,无非就是再种一些而已,这有什么呢?”

朱标有些疑惑的问道。

在他看来,薯仔如此畅销也是不可预见的,一开始种的少点是正常的。

现在知道受欢迎了,那再种就好了呀。

苏璟摇头道:“在市场调节中,生产具有滞后性,等我的第二批薯仔种植出来的时候,市场上也会出现大量的薯仔。”

“到时候,除了我的饭馆,其他的饭馆里也会有薯仔了。”

“说到底还是薯仔的种植太简单了,也难以保密。”

当然,如果苏璟全程高强度的秘密种植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保密。

只是薯仔这种东西,苏璟没有想过要搞垄断赚钱。

只是这一波没赚到而已。

市场调节?

农业生产的滞后性?

朱标被这些没听过的名词搞的有些懵,他只得向苏璟询问起来:

“苏师,您所说的市场调节中,生产具有滞后性是什么意思?”

苏璟愣了一下,看向朱标,有些奇怪。

但转念一想,这是个大户人家的孩子,不缺钱,没学过经商也正常。

苏璟淡淡道:“就拿薯仔的事情来说吧,薯仔市场,是先有了蓬勃的市场之后,生产者发现商机,便会想办法生产,想要靠着薯仔市场赚钱。”

“但是呢,生产薯仔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薯仔的市场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本身就是由生产薯仔这个行为引起的。”

“等到薯仔成熟,薯仔市场已经不再是当时刚生产薯仔的那个薯仔市场了。”

“这就是市场调节滞后性的体现,算是一条适用性很强的经济学规律吧。”

苏璟的话里除了一些专有名词,并没有太多深奥的地方。

哪怕是明朝的商人,也能自发的悟出这个道理,只是可能表述不到位而已。

所以朱标理解的很快。

“所以预测市场很重要,想要赚钱,就需要对市场就正确的预测。”

朱标若有所思道:“这就和行军打仗一样,料敌先机才能战无不胜。”

苏璟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孺子可教,走带你去吃黄焖鸡,再不吃,就要等下拨薯仔成熟了。”

两人很快来到了金陵饭店内,要了两份黄焖鸡。

鲜美的鸡肉,软糯的薯仔,让朱标十分的享受。

“原来薯仔做菜也如此好吃。”

朱标感叹道:“高产易种,做菜好吃还能当主粮,这薯仔还真是太神奇了!”

苏璟笑道:“这也是我选择种植薯仔的原因,不过现在地里还有一种比薯仔还要高产的作物,也能当主粮哦。”

朱标一愣,看向苏璟道:“苏师,您是说比亩产二三十石的薯仔还要多吗?”

“那是当然,不同于薯仔,我可是发动农户种植了许多,到时候绝对收获满满!”

苏璟淡淡道,红薯种植他就比薯仔大胆多了。

因为红薯可以用来制糖酿酒做红薯粉等等,是生产原料,所以并不担心销售的问题。

朱标看向苏璟,眼神中满是光芒。

只见他朝着苏璟一拜道:“苏师,您真是在世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