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不成方圆

正文卷

第655章 不成方圆

焚香沐浴是最基本的。

此前斋戒三日最好不过。

由于制作过程中的电力部分涉及化学,所以参与制作的人员当中有被招安的涉猎炼丹的道士,所以宗教氛围这一块儿必须得够。

从一开始制作,一众制作者就对自己所制作的东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一清二楚。

毕竟朱由检给的图纸原本,一众参与者必须细细观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参考物,也不能复制临摹,遇到不解只能前去查看图纸原本。

而原本上虽然没有写制作原理,但写着一些重要部件的功能,以及一些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事项,避免制作个有线电报机还闹出事故。

所以制作的工匠一抬眼,就能看到自己制作的玩意是‘用以手摇发电’‘用以传导电力’‘用以存储电力’之类。

光是一个电字,就足以让这些工匠脑瓜子嗡嗡的了。

朱慈炯也不例外。

换上一身道袍,进门前先冲着朱由检所在的方向磕个头,身边童子捧着熏香念诵雷祖宝诰引路,他小心翼翼的在粘杆卫陪同下进入了地下室。

负责督造电报的,乃是赵柏。

而这修造电报的地下室,此前也是诏狱的其中一间。

朱慈炯进去之后,只觉得地下室灯火昏暗,弥漫着一股不知名香味,赵柏顶着一张缺乏阳光日照的苍白面容笑着从灯火与熏香的青烟里钻出来。

“殿下,千里传音准备好了。”

说这话时,周边一圈工人围拢过来,也不过跪迎,只是看着朱慈炯。

整个地下室气氛一时间更有些诡异。

朱慈炯也是很紧张。

毕竟自己父亲拿出来的,还叫这么个名儿。

“带路。”

说两个字都显得中气不足。

等众人让开道路,赵柏将朱慈炯带到了这巨大的地下室深处的一个小隔间内时,内部摆设十分匀称,整体构造异常精细的电报台让他当场手足无措。

和他想的‘千里传音’不太一样。

但也一样无法理解。

“这,这就是?”

“回殿下,这便是千里传音。”

赵柏回话之余拿起电报台边上摆着的一本册子:“而这个便是此传音之法,也唤做‘电报机’的运作之法,几位殿下今后要学的就是这个,且陛下留下了一份专供几位殿下与陛下使用的密码本,等学成之后,粘杆处就会将密码本转交给几位殿下。”

见了密码本,朱慈炯忙不迭问道:“可是与‘快报’类似?”

想要用自己认知内的事物来理解电报。

可惜赵柏摇头了:“大不同。”

片刻之后,朱慈炯神色骇然的从椅子上坐起。

他学的极快,很快就通过了从对面传来的波段,在自己身前的密码本上找到相对应的字眼,然后拼凑出一句话来。

起身之后,他有些手足无措,竟伸出手摸索拍打了两下身前的电报台,随后意识到自己想要找到对面那人的举动实在可笑。

随即转头问赵柏:“真有两百里之遥?”

“粘杆处每次收发信息,必定会派遣快马往来期间,不会有错。”

“这这!?”

朱慈炯回去之后好几宿没睡着。

后面紧跟着也走了一遭的朱媺娖也一样。

传音两百里。

其实电报的线路已经铺设了三百里多点了,中间多个站点收发传信的测试不断,成果统统整理成册子送往江户城,朱由检一一过目。

毕竟电报机不能大批量制造,但线路制作还是没问题的。

但比起朱由检想要的电报网,这区区三百里还是不够看,连山海关都没铺到,距离铺到辽东盛京乃至佳木斯黑旗城不知道还有多久。

这边铺完了,关内的还得铺呢。

朱由检最关心的还是能应用于战场的便携款。

所以赵柏给两位旗主展示了电报台后,就带着电报机在粘杆卫重兵护送下奔着西安去了。

一是要给朱慈烺展示下,让他也学习学习。

再就是第一次实战使用实验。

“到时候咱们能用吗?感觉对咱们要办的事儿很有帮助啊。”

“那怕是不行。”

秋老虎渐渐消退了。

裴伍与梁羽两人如今在潼川府下属的中江县城内吃着饭,感受着巴蜀地区的火辣,一边聊着关于正在路上的电报的事儿。

对于‘千里传音’颇为憧憬。

“最高机密,目前只有负责这个的赵柏和几位殿下能接触到,咱们理论上接触一下没问题,但想要使用不太可能。”

“也对,城里那些人哪配得上用千里传音。”

两人所在的中江县城,距离成都只有百里左右。

他们能在这儿悠闲的吃点饭,吃完还骂厨子为什么弄的这么辣,是因为前线已经推进到了成都城下了。

黑黄旗在增兵之后进展迅速。

准备良久的武备全堆上来,大炮火药炸的大西军根本没有太多与黑黄旗士卒正面对抗的机会。

就算有,双方的近战装备强度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黑旗诸多服务于战争的工业生产线技术日渐进步,已经能对大西军形成绝对碾压的态势。

只不过碍于之前和明军达成的不成文规定。

在双方都未抵成都城下之前,不能攻入成都。

得等双方都就位了,才能在城下协商巴蜀各地区的归属。

虽是不成文。

但目前战争中双方都很守规矩。

朱慈烺不想和大明起太多武力冲突,只觉得黑旗大清和大明之间这点事,算是他的父皇朱由检一手促成的,算是老朱家的家事。

大明则是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打不过黑黄旗。

后头坐在南京皇城里老爷乃至隆武帝可能对前线数十万大军人数上的优势抱有希望,但真正在巴蜀前线领兵的郑成功,沐天波等主要将领,则是很清楚的知道两军的差距。

根本没法用人数来弥补。

但这两军显然没怎么考虑大西军,特别是大西皇帝张献忠的感受。

两家笃定了能把大西击垮的态度,让他以及众多大西将领极为憋屈。

以至于黑旗围困成都北面却围而不攻时,张献忠他现身出来,在城墙上也拿起了大喇叭,朝着远处的黑黄旗军叫骂不休,足足骂了大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