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自己动刀
黑旗大清每一场剿匪或平叛战争都是一门好生意。
特别是奴人司改制之后。
如今每一艘国内贩奴船都在各地海港与奴人司严格管控中。
对四岛一地对外输出奴隶的生意大受阻碍。
再不能往底舱里多塞几个倒霉蛋了,除非是与军队交接,以战俘的身份入册,否则来路不明的倭人不能上三等奴名册。
而这次掀起动乱,声称他们渡海在辽东找到了天皇与征夷大将军踪迹,要拥兵上洛,同时还派了船奔赴辽东救人回来的人,名唤松平忠宽。
就他一个人自然不能成事。
他邻居,同时也是松平氏的松平直矩,并有酒井氏的三位大名参与了动乱。
全是德川家的崽。
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东京周边的前亲藩大名虽然换了一批,大多都挪了地方,但他们参与搞事的嫌疑很多。
所以自叛乱伊始,东京周边没有挪地方的前亲藩大名全都被弄到京师听用了。
正在慢慢查。
叛乱的规模席卷北地也不全是夸张,叛军虽然被围住了,但北部不少大名在叛军集结时没有动作,朝廷派驻的地方官员反而被他们刁难,这些肯定是要查的。
要动大名,东京朝廷得请示朱由检。
所以只能让大军多在北地跑一跑,也让那些没有明面参与的北地大名老实些。
东京城。
不过一年时间,这座遭大火焚毁的城市再次屹立起来,在朝廷远超以往的资源调动力的驱使下,这座城市规划规模便远超以往,如今四处都是工地,仿佛永不停歇。
城内的居民也有了很大变化。
富裕了些,但也异常的忙碌,996的福报笼罩着每一名东京百姓。
而东京城最显眼的一块,自然是东京朝廷坐落之地,诸多殿堂拔地而起,六部官员往来其中,一个个多着明制服饰。
目前朝廷最主要的任务,自是关于山形之乱。
“一揆本该做笑谈,朝廷早已不是大名的时代,公家与武家若是好好的效忠朝廷,将族中的年轻人都投入到科考里去,无论是武家的地位还是公家的尊贵都能得以存续。
皇帝陛下所施行大政也是默许乃至赞许这种行为的,而他们,竟在见识过陛下的大军,见识过辽东盛景之后依旧妄想要回到从前,呵呵”
小官忙,大官自然闲一些。
兵部客房当中,一名身披宽大官服,看着异常老迈宛若油尽灯枯,动作说话却还有些精气神的老者缓缓絮叨。
在他侧边,有一名神色忐忑,肤黑貌丑的人正陪着点头。
松平忠辉,德川家康第六子。
“此战参与一揆到底有没有仙台藩,忠辉,你要好好想想再回答啊。”
松平忠辉急忙起身跪地,正要说话,老者却是嗤笑道:“这里可没有榻榻米,跪着很疼的,大清承袭明制,东京朝廷官员会面,最是忌讳旧俗。”
“大人恕罪恕罪!”
“陛下本该初秋之时就带着公主殿下来东京的,山形之乱可能会让陛下与殿下对四岛生出恶感,新和党与黑士组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快要疯了。
这几天德川氏与松平氏大名在东京的惨状你也见到了,你也不想两天三夜不能睡,刀刃入腹时才被相信没有参与一揆吧。”
松平忠辉更是惶恐:“不想!请大人救我啊!”
老者抿一口茶水,悠闲淡然道:“这不正在救你吗?”
说罢享受的闭上眼,感受朝廷赏下来的贡茶滋味,以前这种茶水别说他了,便是德川大将军也喝不到。
“可惜老来方尝得滋味。”
真田信之,战国第一兵真田信繁他哥,德川家的老臣。
幕府一没,朝廷一立。
黑旗攻下四岛的第一先锋真田幸昌以战功身居高位,可以说在四岛这一片,他与相川一木共掌兵权,甚至因为他是正经的武士大名,比相川一木更吃得开。
真田氏自然也不会放着大腿不抱,真田幸昌也需要家族助力,在朝廷内部站稳脚跟。
八十八岁的真田信之就此从三万石的大名,成为了东京兵部侍郎。
还是靠着实力被朱由检擢升上去的。
此时东京,他更是以大名之位,成为了‘新和党’魁首之一。
新和党。
简单的说就是经由科举考核上位,或是被黑旗朝廷猛的提拔上来,没什么政治根基的人组成的党派。
科举。
武士考。
使得新和党文武兼备。
在东京朝廷中与老牌大名前幕府公家集团极为不对付,同时不断的拉拢朝中武家。
而他们也是黑旗朝廷最坚定的拥护者。
主张撇弃旧俗,旧例,更是大加唾弃以往的幕府制度,赞颂大清朝廷制度从高层到基层的优越性,对一众大名抵触朝廷官员逐步在他们的封地里布政的行为大加批驳。
这也导致他们在老牌势力家族眼中就跟疯狗一样。
“家康死前留下遗言废除你的封地,二十五岁失去封地,流刑快四十年了吧,我是不信你会参与动乱的,但黑士组的孩子们心眼很死,非要查你,如果不是老夫拦着,你在飞驒国的宅院可挡不住他们。
不过老夫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忠辉,六十多岁了,人生还有几年呢?老夫前几年只恨自己为何不早死,如今却时时刻刻害怕自己死早了,这等高位,从未有过啊!”
四岛文人士子的地位从未这么高过。
真田信之也一样。
松平忠辉却有些不一样。
他年轻时乃是领有七十五万石的大名。
得到过又失去,更是被流放了近四十年。
“可若是老夫告诉你,家康当年并未留下遗言让秀忠废除你的封地呢?”
此言一出,松平忠辉眼睛瞪的老大,沧桑黝黑的脸上狰狞且颤抖。
朱由检为了让先遣船队好好的奔着美洲去,也为了之后殖民美洲作打算,没打算在四岛大开杀戒,免得激发民族意识徒增阻力。
可新势力与旧势力之间自是不死不休的。
东京朝廷掌权的新晋文臣武将清楚的知道,朝廷大政在整个四岛地区施行的越好,他们的地位越高越稳固。
而盘踞封地的旧大名,是必须清除镇压的对象。
“你不是大名,也没有参与武士考,花甲之年一介白身,从军从政毫无可能,然黑士组下属也有很多野武士,老夫保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