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百味馄饨

正文卷

第七十四章 百味馄饨

冬至当天, 大街小巷的商铺都关了门,然而林稚却没法睡懒觉。

按照这时“冬馄饨,年馎饦”的说法, 不仅自家要吃馄饨, 还要向亲朋好友馈送。

寅时刚过,香药铺陈三娘的晁哥儿就送来了节礼, 一碗刚煮好的蟛蜞馄饨,还冒着热气。

蟛蜞是一种小个螃蟹, 捣碾后滤出汁水,拌入猪肉和韭菜调成的馄饨馅, 又鲜又香。

蟛蜞馄饨味道虽美,做法却颇为麻烦, 单是捣蟛蜞汁子就要费不少功夫。

林稚摸了摸晁哥儿的头, “替我谢过三娘。”说完,给了他三枚铜钱作为节赏, 并一碗煮好的百味馄饨。

百味馄饨就是各种颜色不同的馄饨。

用果蔬汁调颜色,后世的选择更多, 南瓜紫甘蓝火龙果,都能调出很漂亮的颜色。这时选择没那么多,但也能做出几种颜色。

菠菜、胡萝卜、苋菜分别蒸熟捣烂取汁,制成不同颜色的馄饨皮。

馅料也有讲究,选肥三瘦七的五花肉剁成肉糜, 鲜笋最脆嫩的部位切成细丁, 再点缀些虾仁,加胡椒粉、盐、黄酒, 拌匀包进馄饨皮里, 下锅烹煮。

林稚笑着点头,又让曹婆婆带了一份百味馄饨回去。

晁哥儿捧着木盘离开之后,曹婆婆又来了,“小郎君尝尝这丁香馄饨!面皮里调了丁香汤汁,据说是文武百官最喜欢的馄饨。”

“左不过是煮些馄饨,也不麻烦。”林稚笑道。

林稚道:“可以尝尝。但一会儿还是要拿回去给阿娘的。”

晁哥儿很捧场:“好吃!”

“胡萝卜的也好吃!”

说吃一个就吃一个,晁哥儿停住筷子,“不、不完全爱。”

大概小孩子对于这些颜色鲜亮的食物总没有抵抗力,看着红漆木盘里的五颜六色的馄饨,晁哥儿舔舔嘴唇,“阿稚哥哥,我现在可以吃吗?”

“绿的是菠菜汁子做的,有股鲜蔬的清香。还没吃过这样好吃的馄饨!”

一小勺简单的猪油调味, 一锅淡菜清汤、新鲜爽滑的百味馄饨就出锅了。

“真的?”晁哥儿长大了嘴巴,“这么好吃!”

接着还有李四郎送来的羊肉馄饨,郭画匠送来的芡实粉馄饨,程家兄弟送来的香菇干贝馄饨……林稚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百味馄饨”。

林稚道:“这馄饨里面就放了笋子。”

昨晚包馄饨的时候,沈小七就一直惦记着这些颜色颇美观的馄饨,迫不及待盛了一碗,“让我尝尝阿郎的好手艺!”

“那你觉得这个馄饨好吃吗?”

许是橙色最鲜亮好看,晁哥儿第一个就夹了胡萝卜皮子的馄饨。咬开一口,淡淡的胡萝卜香甜,接着就是猪肉虾仁的鲜香和笋子的脆爽。

丁香有淡漠名利、坚强不屈等品格,既能果腹,又能赚个恬静悠然的好名声,难怪能得到文武百官的推崇赞美。

收完送完各种馄饨节礼,差不多到寅时末,沈小七和阿青阿蓝起了床,看见满满一桌的馄饨,“小郎君怎么不把我们叫起来?”

晁哥儿点点头,“我就吃一个!”

还不忘为自己找补:“但比起从前已经爱了许多!”

说到笋子,林稚忍不住问:“晁哥儿现在爱吃笋了吗?”

吃到黄色皮子的馄饨,沈小七略犯了难,“这黄色的是……黄米面?”

林稚答道:“是苋菜汁子。”

“苋菜?”一旁的阿蓝接过话茬,“苋菜汁不是紫色的吗?”

这就涉及到什么氧化原理等等化学反应了。林稚不好解释,只道:“可能是温度太高,颜色被煮没了。”

沈小七还在十万个为什么:“那为何菠菜和胡萝卜的颜色不会被煮没?”

“……”林稚看他一眼,“快吃!”

“好嘞阿郎!”

沈小七吃着百味馄饨,阿蓝笑眯眯地端走羊肉馄饨,阿青揉了揉惺忪的双眼,随便拿了一碗香菇干贝的,那碗蟛蜞馄饨就留给了林稚。

蟛蜞味道确实妙,只添了一点汁子,就把猪肉变成了螃蟹味道,像在吃螃蟹肉馅的馄饨一样,鲜香可口。

林稚寻思,等到明年夏天,带着沈小七他们也去湖岸边捉些蟛蜞,制成蟛蜞酱,用来蘸海蜇头或是油炸的鲜鱼,以及炒通菜、豆角、瓜菜……

冬至节各家各户都在家中过节,店里没什么客人,几人吃过馄饨,都觉得很清闲,慢悠悠洗碗扫地。

不光把锅碗瓢盆都洗刷一遍,连竹篾、笊篱等不常使用的厨房工具也没放过,都拿出来洗了一遍。

天气寒冷,昨日堆的雪人竟也没化,很顽强地守在店门口。

想到昨日来吃饭的女郎们的夸赞,“看着不像雪狮,似乎是个人形?怪可爱的,回去我也要堆一个。”

说着和林稚攀谈起来:“这根胡萝卜是它的鼻子?”

林稚笑道:“女郎好眼力。”

女郎有些遗憾地道:“可惜爹爹不爱吃胡萝卜,家中不备着这东西。”

“女郎可捡些树枝子、松果,石头,还有类似萝卜的菜蔬,胡瓜、莴笋,都能用来做鼻子。”

那女郎豁然开朗。

对着这格外招人稀罕的雪人,林稚把表面的浮雪去了,又添上几捧新雪,挂上“今日打烊”的木牌。

阿蓝见状笑道:“别人家酒楼若是生意冷清,定要心中惶惶,瞧着咱们却像在西溪度假一样。”

为了配合他说的“度假”,林稚眯起眼睛笑道:“那咱们中午吃什么?”

阿蓝感叹:“记得小郎君夏天秋天还挑食得很,到了冬天,胃口却越发好起来了。”

一旁的阿青忍不住撇撇嘴,爱情的力量……

在本朝,冬至可是个大节,堪比过年,是以午餐十分丰盛:炉焙鸡、盏蒸羊、鱼冻,还有一道翡翠冬瓜丸子,汤是菘菜豆腐汤,配着白米饭吃正好。

炉焙鸡是阿蓝做的,只用了酒、醋、盐三种调料,便把一只鸡烹饪得酥香扑鼻。

阿青难得做了一道羊肉菜,大片羊肉蒸至酥烂,浇上酱汁,再复蒸一遍,这样做出来的盏蒸羊香气四溢,肉烂味醇。

鱼冻则是林稚做的。

鲤鱼收拾干净,分成鱼骨鱼皮和纯鱼肉片,先煎鱼骨,再添水炖至骨头酥烂,捞出鱼骨渣子,只剩下澄澈的鱼汤,放切好的鱼片继续熬煮。

煮好的鱼肉汤静置一夜,油脂自然凝结成鱼冻。直接用勺子挖着吃,或是盖在热腾腾的米饭上,味道都很鲜美。

林稚选择了后者,挖几勺鱼冻盖在米饭上,米饭的热气让鱼冻很快融化,鲜美的汤汁渗进米饭,搭几块蒸羊和鸡块一起吃,鲜上加鲜。

尽管有了之前的百味馄饨打底,几人仍是吃得肚子滚圆。

林稚也吃得有点撑,在榻上瘫了一会儿,提议道:“咱们过会儿去看教车象吧?也好消消食。”

教车象即训练大象车队,乃是冬至的一项特色活动,众大象车队在宣德楼前,面朝北方,学人前脚立起作揖唱喏,很是逗趣。

林稚从前在慈幼局时看过一次,觉得挺好——比春晚好看。

沈小七最喜欢这种热闹活动,自然欣然答应,阿青阿蓝从前在蜀东没见过这种新鲜景,也都说好。

到底是过节,几人都换上了颜色鲜亮的衣服,林稚也换了件鹅黄色的鹤氅。

阿蓝夸道:“小郎君穿这鹅黄也好看,明快得很。”

林稚就穿着这身明快的衣服,去了御街观看车象队伍。

因全国放假,御街上简直人山人海,士子百姓携妻带子,纷纷来观看车象表演。

这就像堵车的时候,开车的没有骑车的快一样,林稚感叹:“幸亏今日没驾马车来,否则等到象车表演结束,都不一定能进得去。”

阿蓝深以为然地点头:“小郎君说的是。”

话音刚落,几人忽然听见一声长嗥——教车象开始了。

只见七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大象,分别驮着金莲花的座位,后面还跟着举着大旗、扇子、长矛的武士,浩浩荡荡地从宣德门一路行进。

那大象很通人性,听到周围百姓的欢呼声,还伸出鼻子摇了摇,好似在招手一般。

沈小七喊得嗓子都快劈了,阿蓝和阿青也都很兴奋,林稚忍不住也冲那颇灵性的大象招了招手。

或许鹅黄色的衣服确实显眼,那大象居然在人群之中发现了他,伸出鼻子来招了招手。

周围人纷纷惊奇:“那象是不是在冲我招手?”

“不对,明明是在冲我招手!”

听他们争来抢去,林稚轻轻一笑,并不言语。笑完抬起头,便瞧见金莲花座位后面熟悉的人。

孟琼舟今日穿了一身青罗法服,头戴五旒冕,平白添了几分威严,不同于平日所见模样。

林稚刚在心中感叹完“孟少卿这样也好看”,许是心有所感,下一刻,孟琼舟忽然朝他的方向望了过来,片刻,有些意外地轻轻一笑。

周围人喊得更大声了:“孟少卿冲我笑了!”

“你胡说!明明是在冲我笑!”

几人争了片刻,似乎也觉得没什么科学道理,郁闷道:“所以刚才孟少卿是在对谁笑啊?”

林稚在心中回答:“是我。”

这样的笑容,只属于他一个人。

车象表演完毕,还有各式繁复的朝会礼仪,林稚也不想给孟琼舟添麻烦,逆着挤挤挨挨的人群回了酒楼。

傍晚,有人敲门,却是陈平来送节礼。

“冬至的节礼还没送给小郎君,阿郎叫我一定来补上。”

接过那钵热气腾腾的馄饨,林稚笑问:“可是邱大做的?”

陈平但笑不语。

对方走后,林稚打开食盒一看,薄如蝉翼的馄饨皮子、量少而精的肉馅儿、放得多多的芫荽末和海米碎……和现在皮厚而馅大的馄饨截然不同。

居然是典型的二十一世纪的口味!

二十一世纪的馄饨……

莫非是孟少卿亲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