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对于有些较真的顾客来说, 即使小饭馆有了外卖服务,他们还是不能满足。对食物的极高追求让他们还需要将堂食和外卖进行一番对比,看外卖出品的质量能不能达到堂食的水准。
不说做到和堂食百分百一样, 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他们也能放心点外卖。可如果外卖的水准和堂食差太多,那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到店吃吧。为了小饭馆的美食,即使花费多一点时间在路上也是值得的。
他们的顾虑也有理由,毕竟外卖和堂食的分量以及味道大不相同在餐饮业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他们就担心小饭馆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虽说心里觉得小饭馆不会区别对待,但一些顾客还是选择亲自比较一下。
杨旺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谨慎认真的顾客。
烧鹅是同时上线外卖和堂食的新品, 杨旺打算先到店点一份烧鹅,然后第二天再点个外卖送到家。
此时他正坐在店里, 刚点完单的他坐在位子上四下看了看, 发现周围每一张桌子上都摆着一盘烧鹅, 空气中弥漫的果木香肉香越发浓郁。
点单的时候, 乔萍说上一批烧鹅不巧刚卖完, 让他稍等一下,下一批马上就要出炉了。
从杨旺这个角度刚好可以看到后厨里那个巨大的烤炉,烤炉外表是银色圆筒的形状, 而中间是空的, 烧鹅挂在里面慢慢接受着高温的熏烤。烧鹅最终的果木香则来源于白香凝在烤炉最底下加入的荔枝木, 这种木材在烧制之后会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香气,在长时间的烘烤下, 烧鹅的风味也会因此提升许多。
旁边的人都在大快朵颐,烧鹅的香气一阵又一阵往杨旺鼻子里飘,挡也挡不住, 他望眼欲穿地盯着后厨那个大烤炉,都不知道偷偷咽了多少次口水。等了大概二十分钟, 总算等到开炉的时候。
还没有经过烤制的鹅颜色白嫩,皮光水滑,和后来枣红发亮的模样大相径庭。方新用打气筒给鹅打着气,鹅身逐渐膨胀起来,变得饱满,然后他又往鹅肚子里塞了些什么东西,杨旺没有看清,但他猜测那应该是一些调料吧。
来店里吃过这道烧鹅之后,他的胃已经完全被这道菜俘获,他原本的打算是第二天再点个外卖,但是回到家之后,他根本等不到第二天,当天晚上就在小饭馆的软件上下了单。
杨旺心想,塞完调料是不是就要把鹅放进去烤了?
但他看到的画面很显然和他想的不一样。方新将那些鹅处理好之后,却是把那些鹅挂了起来,杨旺伸长了脖子,然后就看到那个架子上还挂着许多鹅,表面已经变得干燥,而接下来被放进烤炉的就是那些鹅。
“凡事都有第一次嘛!”杨旺把包装拆开,回头对妻子和儿子说道:“你们快点过来尝尝,我点了半只烧鹅呢!”
杨旺一边看,一边想着,这制作过程一看就得花费好多功夫,难怪做出来的烧鹅味道这么绝,果然美味都需要付出许多精力和时间。而他也足够幸运,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在店里吃到这样的美味。
妻子走过去看到包装袋上的标志,“白家小饭馆?这不是咱们上次才去吃过的店嘛?我记得当时她家还没有外卖呢。”
杨旺的老婆孩子也都在家,他的妻子听到门口的动静从卧室走了出来,看到桌子上放的外卖袋,她惊奇道:“你点外卖了?你不是从来不吃外卖的吗?”
下单后过了半个小时,门被敲响,外卖小哥把沉甸甸的袋子递到他手上,然后说了句“用餐愉快”便离开了。
等待后厨将烧鹅切好的时间是如此煎熬漫长,他都想直接上手抱着一整只烧鹅啃!
当他吃到烧鹅之后,他觉得之前所有的等待都没白费。真令人难以想象,这么一块小小的烧鹅,竟然饱含着如此醇厚香浓的美妙滋味,不蘸酱吃就已经足够好吃,再蘸上搭配的梅子酱,那复合的香味简直能让人晕眩。
新鲜出炉的这些烧鹅很快又被新来的顾客还有外卖一扫而空,杨旺吃得差不多了之后,又好奇地抬头往后厨看去,后厨已经在准备着下一炉的鹅了。
白香凝带着隔热手套,从炉子里拿出了一只只被烤的油光皮亮的肥美烧鹅,从杨旺的角度,甚至可以清晰看到从烧鹅表皮上缓慢低落的油脂和汁水,他的喉咙滚动了一下。
“最近才有的,来来来,看看外卖的味道和店里比怎么样!”
儿子一蹦一跳地跑过来大声说道:“爸爸!这个烧鹅闻着好香啊!快给我吃一块!”
杨旺拿了个烧鹅腿递给儿子,“来,给你吃个腿!”
儿子刚接过去就咬了一大口,甚至连梅子酱都没来得及蘸。
“哇!”他的眼睛噌得一下就亮了起来,紧接着又啊呜一大口,一只烧鹅腿转眼就消失在他嘴里,只剩下他手上一个光溜溜的骨头。
在打开盖子的那一瞬间,杨旺就知道这外卖的烧鹅味道绝对不会比店里差,光是看那深红油亮的色泽就和堂食别无二致,而且分量和店里比也是只多不少。
他拿起一块烧鹅,烧鹅皮就像才从炉子里拿出来那样酥脆,咬下去的时候依旧能感受到足够的韧性,皮肉之间的油脂仿佛云朵般柔软,根本经不住舌尖轻轻一抿便融化成汁水滑落到口腔深处。
这饱满的肉质,这丰沛的汁水,还有那油亮的色泽,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不管他用多么挑剔的目光去审视也没法挑出任何毛病来。
这外卖的烧鹅丝毫不逊色于他在店里吃的!
“老公,这家店居然连外卖也做得这么棒!”妻子的心也被这份烧鹅俘虏,“以后咱们就别大老远跑到店里去吃了,点个外卖在家里吃多好呀!”
“对对对,以后咱们就点外卖吧!”杨旺非常赞同妻子的看法,“店里的位置就留给其他顾客坐!”
小饭馆的外卖功能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所以才上线,每天的外卖就爆单了。原先小饭馆门口只有顾客排队,现在由于店面扩大,排队的顾客是少了,但每天挤在门口的外卖摩托车却多了起来。
几个外卖小哥在等着取餐的过程中聊起天。
“这家店也就前两天才开的外卖,怎么就这么多人啊。”一个小哥抬头看了看白家小饭馆的招牌,有些不解,“我以前也来这条街取过餐,但都仅限于前面那段路,这里什么时候开了一家店我都不知道呢。”
“可不嘛,我这两天都快在这家店门口住下了,只要附近有订单,几乎都是点的这家。”
“哎,你们谁尝过这家店的菜啊?”
几个小哥纷纷摇头,“没有。”
“不过看这里的生意这么火爆,味道肯定也不错,等哪天休息我要带老婆孩子过来尝尝。”
这几个外卖小哥平常都是从早奔波到晚,为了多赚一点,就连中午也不回家吃饭,因为中午那会儿正是点外卖的高峰期,他们都想多接几笔订单。
“不过也多亏了有这家店,我一下子可以接好几个顺路的订单呢!”
“哈哈,确实!唯一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这家店的位置太靠里面了,人一多,骑车都不好骑呢!”
说话的骑手今天过来的时候,几乎都是一路把车推过来的,根本骑不动。
另外一个骑手说道:“我听说这家店旁边的墙后续会打通,然后和这边的路连接起来,到时候咱们就能从另外一条道骑车过来了。”
“真的啊?那太方便了!就是不知道这路啥时候修,我看现在还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小饭馆目前的位置在小吃街的尽头,这个拐角是一个死胡同,所以平常大家想来小饭馆吃饭,都得穿过前面那一长条小吃街才能到达,如果小饭馆后面的路可以打通,那么小饭馆的位置就会立马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地处三岔路口的黄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