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正文卷

第八十七章

孙母自从摔断了腿,行动不便单靠着家里人背是不行,孙家良就给孙母淘换了个老竹椅,带轮子的那种,类似后世的轮椅,就是用起来不如轮椅功能性多。

孙母这些年吃的好,年轻时候一张细白脸盘子早就发福了,少说也有一百多斤,孙家良一个文弱男人,孙母要去厕所方便,孙家厕所修的高,前头有台阶,竹轮椅推不上去。

孙家良只能把孙母背过去,再让林红娜扶着接手。

绕是孙母平时爱干净,上厕所也难免有臭味,何况林红娜早跟婆婆看不对眼了,她实在不想伺候个半老婆子屙屎屙尿。

孙父赋闲在家,看着满脸怨气的儿子儿媳妇重重的叹了口气。

孙母闹出来的那些妖蛾子,他是骂了也骂了吵也吵了,甚至离婚的狠话都放出来了,这话也就是说说而已,跟孙母过了半辈子,还是有感情的,孙父一把年纪也不想折腾了。

但是心里总归有了隔阂,孙父这一个来月一直睡在客房,孙母独自睡在卧室,算是分居了。

孙家良弯下`身子,咬着牙把孙母背起来,挪着步子往厕所走。

孙母趴在儿子背上,还不忘发牢骚。

孙父被停职调查后,灯泡厂的领导干部都在观望,这些人都是看菜下碟的人精,面上看不出来,实际上孙家良在灯泡厂地位也就那样。

林红娜在屋里喂奶,隔着窗户听见孙母的唠叨,气的直磨牙。

买猪蹄?

孙家良累的腿一个劲的打颤,实在是没力气了,也不想跟孙母分辨,那猪蹄多难买啊,镇上未必有,还要去乡下买。

最近县里出了个案子,顾时安忙的一天天见不着人。

“人老话都说,孩子长不好都是当妈的奶水不好,没营养,家良,你去买个猪蹄回来,在锅里煲汤,不放盐也别放佐料,就这么连汤带水的让你媳妇喝下去,保证奶的我天佑小脸白胖。”

国营养猪场放了年假,有张翠兰在家看顾兜兜,林瑶这个苦逼打工妹也能放心上班。

*

腊月里,云水县又下了两场鹅毛大雪,这两场雪大的,一早上出门能把人埋在家里头。

棉纺厂办公室都升起了炉子,每个办公室一天供应五个蜂窝球,后勤部办公室不大,五个蜂窝球烧一天保证暖和和的。

为了给天佑下奶,就让她受这个罪。

这个老巫婆都成瘸子了还不安份!

“妈,天佑醒了她在屋里喂奶呢。”

林瑶到了办公室,赶紧换上千层底布鞋,抱着暖水袋去炉子前烤手。

孙家良累的呼哧呼哧喘气。

说起宝贝孙子来,孙母一张老黄瓜脸才好看些,想起孙天佑瘦巴巴的小脸,孙母又阴阳怪气道。

猪蹄这玩意儿荤腥大,煲汤不往里头放盐,喝一口吐一口,根本喝不下去!

“你看看你那个乡下媳妇,就知道躲清闲,婆婆上厕错也不知道搭把手,就是乡下来的,没教养。”

嫁到孙家又有什么用,没有话语权照样被人瞧不起!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不狠而不立。

林红娜愤怒的同时又有些悲哀,也对孙母这个老虔婆恨之入骨,她现在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孙家的地位。

林红娜低头看看怀中睡着的孙天佑,心里有了算计。

没了顾副局长的顺丰快车,林瑶一大早只能苦大仇深,套上黑胶鞋深一脚前一脚踏着雪去上班。

孙家是把她当成奶孩子的母猪了吗?!

周晓雪比她来的早,一张小脸红扑扑的,正在办公桌前啃油条喝豆浆,见了林瑶兴奋凑过来。

“林瑶姐,咱们明天就放年假了!”

这么快啊。

林瑶惊讶了下,又恍然大悟。

今个儿腊月二十六了,今年过年早,算起来也没几天时间就到年三十了。

周晓雪她爸是棉纺织厂的副厂长,啥时候放假,放假发什么年礼,小姑娘心里门清,这会儿掰着手指头给林瑶数。

“我爸说了,咱们今年下半年效益好,去年厂里没发年货,今年多大点,有鱼有白糖,一斤水果硬糖、二包烟票、三尺布票、还有一斤猪肉票呢,哎呀,今年总算能吃口肉饺子了。”

周晓雪捧着脸蛋一脸向往。

去年县里光景不好,周家条件好,米面粮油是不缺,但是肉是真买不到,周晓雪好就没吃上肉了,她口味随了亲妈,就爱吃那口酸菜猪肉馅儿饺子。

酸菜老周家就是有,可是没有肉啊。

去年大过年的,周晓雪哭唧唧吃了一碗酸菜饺子,吃的胃里直呕酸水。

林瑶爱怜的摸摸她脑袋瓜。

周晓雪继续在那说,“我妈包的酸菜猪肉饺子可香了,里头加上鸡蛋,肉馅儿里加猪油,一咬一口油,那个香啊,再来一碗饺子汤。”

周晓雪吸溜下口水,“不能说啦,再说就要掉口水了。”

办公室的何大姐捧着茶过来搭话。

“你们这些小姑娘,真是生到好时候了,哪像我们年轻那会儿,生在旧社会,我生大闺女那会儿难产,大闺女手先出来,我那个乡下老婆婆,直接说这个娃不能要,是来害我们家的,说啥也不能要,撵着产婆走,还是我娘在外头跟婆婆打了一架,把产婆留下来,我大闺女才平安落地。那会儿我刚二十,跟晓雪一样大,也就比瑶瑶小一两岁。”

说起这个来,下头打扫卫生的郝大妈进办公室烤火,也打开了话匣子。

“旧社会结婚都早,十八九当妈是常事儿,现在社会好了,生活有保障了,你看瑶瑶生了个大胖小子,这身段窈窕,嫩的跟水葱似的,哪像当妈的啊,就跟十几岁大姑娘一样,不像咱们都成了老菜梆子了。”

林瑶舌灿莲花,“什么啊,你看看大妈这皮肤好的,还有咱大姐这双手,水生生比萝卜还嫩,哪家老菜梆子皮肤这么好?以后咱们也别叫大姐大妈了,就叫何小妹,郝姐姐吧。”

林瑶这彩虹屁吹的,给何大姐郝大妈欢喜的嘴巴都合不拢。

周晓雪也跟着哈哈笑。

她算是知道了,瑶瑶姐这个嘴巴啊,真是会哄人。

她得跟瑶瑶姐多学学,多对大哥说点好话。

让大哥给她买皮包。

嘻嘻。

正在上班突然打了个大喷嚏的周大哥:“………”

晚上外头的雪又下起来了,棉纺厂一下班,周大哥就来把周晓雪接走了。

林瑶穿着厚棉衣厚棉裤,用头巾把自己包裹的只露出一双水润润的杏眼儿,费力吧啦在雪地里走。

早上的雪还没化,晚上的雪又飘飘扬扬下来,林瑶在雪地里走了一会儿就累的气喘吁吁了。

她正要找个地方躲躲雪,身上突然披了一件领口毛绒绒的军大衣裹在她身上,军大衣暖烘烘的,林瑶倏地转头,便看见顾时安棱角分明的下颚。

林瑶呀了声。

“你怎么来了?”

顾时安低头看着她冻得苍白的脸庞,蹙了蹙眉,把从家里带来的手套给她套上,又套出条红色羊毛巾,直接把林瑶包成个蚕宝宝。

林瑶哼唧抗议。

“我戴手套了。”

“这双手套太薄,会冻手的。”

顾副局长态度强硬。

林瑶只能迈着步子往前走,等走出老街区,来到空旷的街上,她才知道某人所言非虚。

今天实在是太冷了,这冷风能把自己的头冻掉。

好在有顾时安在边上给她挡风,林瑶牢牢抱着这个大火炉,夫妻俩紧赶慢赶往家走。

一到家,林瑶就放开顾副局长,钻进屋里围着炉子烤手。

顾时东前头放学回来,这会儿戴着个狗皮帽子在屋里吃烤红薯。臭小子吃东西不讲究,吃的嘴上黏糊糊的。

顾兜兜小朋友在围栏小床里,小胖子嘴上也是黏糊糊一片。

林瑶探头看了看,哦嚯,自家胖儿子吃烤地瓜香的,睡梦里小嘴巴还在那咂巴。

七八个月的胖小子可以适量吃点烤地瓜。

而且东子这孩子也有分寸。

林瑶这个当妈的没觉得什么,张翠兰进来看顾兜兜,一看见俩小崽子糊了一嘴,立马撸袖子拎着棍子,满院子追杀老儿子。

“你个兔崽子皮痒痒了,兜兜才多大你给他吃地瓜,找抽呢!”

顾时东捂着屁股四处乱窜,扯开嗓子嗷嗷叫。

“妈呀,兜兜吃的可香了,啊呀!咱别打脑袋行不?嗷嗷哦,翠兰同志手下留情啊!!!”

小兔崽子在外头挨揍。

林瑶懒洋洋靠在床头上,顾时安摇摇头,打了水拧干给顾兜兜把小手小嘴擦干净。

腊月二十八,林瑶收到了林奕寄来的汇款单和信件。

这位老哥也是个大方的主儿,一听说有了大外甥,一下子寄来了一千块钱,当舅舅的在信里,絮絮叨叨说了好多,什么兜兜长得像谁啊,是不是咱们老林家的长相,兜兜有照片不,没照片赶紧照一张给他寄过来一解“相思”之苦。

然后对着妹妹大夸特夸,说妹妹寄来的劳保手套和冻疮膏可真是雪中送炭,给兵团的战士们带来冬天的温暖。

末了林奕同志贴心交代,他手里的津贴不少,先给老妹和大外甥寄一千块钱,让她别委屈自己和兜兜,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钱不够了就跟老哥写信。

林瑶笑眯眯看完信,心里暖暖的,亲亲咿咿呀呀的大胖儿子,跟顾时安商量了下,自家掏钱搜买了些物资,又给新疆兵团寄去了二十罐冻疮膏,一百双劳保手套,一百双棉布袜子,一大块羊排肉,其他的零零翠翠的也挺多,什么针头线脑,哈喇油、红花油、毛巾、肥皂、红糖之类的东西,总之是能驱寒保暖的小东西,林瑶都给搜罗了一些。

趁着年前县里邮政局没关门,夫妻俩趁早把包裹寄出去了。

过年前,县里各大工厂放了假,也发了年货。

棉纺织厂发了两张洗澡票,一张三毛五的理发票。

县公安局和轧钢厂也发了洗澡票和肥皂票,老顾家一家子拎着洗澡包袱,端着小脸盆,去了街道的国营浴池洗澡。

这年头国营浴池分男女浴池,都是泡那种大热水池子,洗澡得要洗澡票,花钱都不行。

顾兜兜头一次在大水池子里洗澡,兴奋的在热水里扑棱着胖胳膊,啊啊大叫。

林瑶哄都哄不住,匆忙洗了个澡,抱着擦洗干净的胖儿子在大堂里等家人。

顾时安洗的快,见胖儿子蹬着胖腿儿在媳妇儿怀里蹦哒,大步流星走过去把胖小子抱在怀里。

林瑶松了口气,靠在大堂的大柱子上歇息。

顾兜兜穿着花棉袄,在老父亲怀里扭来扭去,小屁股上跟安了弹簧一样,一点都不老实,顾时安左胳膊抱着小胖子的青蛙肚,伸手替林瑶把散落在肩上的长发理了理。

林瑶洗了澡,小脸粉扑扑透着桃花香,顾副局长喉咙滚了滚,看四下无人,想低头偷个香。

他刚低下头,啪!

一个小胖手打在顾时安的俊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