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番和县东城

第三卷

听了韩衞的提醒,李承乾也感觉到了不对,有人在动他腰间挂着的革囊。

他低头看去,只看见有几个半大孩子围着他,自己低头只能是看见几个孩子的头颅。

他下意识地往后一退,只见一个身材矮小,腿部残疾的孩子,手拿一把锋利的小刀,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割断了他的革囊。

因为他后退的缘故,小孩子猝不及防之下,一个马趴摔在了地上,革囊内的十余个小金锭撒得满地都是。

见到这一幕的李承乾不由得变了脸色,他好心给小乞丐一点吃的,见又来了这么多乞丐,索性决定把这骆驼肉给包了,让这些人吃顿饱饭。

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帮乞儿,不但不知道感激,反而是变本加厉,要偷他。

钱他自然不在乎,但心肯定和韩衞一样,受伤了,而且比韩衞伤得都重。

听到动静的忠清扭头看到了这一幕,他可对这帮乞儿没有什么同情心,气得怒吼一声,直接把手里的骆驼肉天女散花一般朝那帮乞儿扔去。

骆驼肉夹杂着灵力,如同无数石子一般砸在了那帮乞儿的身上,头上。

顿时把他们打得哀嚎不止,再也顾不得捡钱了,哄得一身四散而去。

李承乾看着散落在地上的金锭,看着远处四散奔逃的乞儿,脸上露出一抹苦笑,摇着头叹息道:

"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忠清这会已经是走了过来,拾起地上的革囊和金锭递给了李承乾,提醒道:

“阿郎,你看有没有少东西?”

李承乾意兴阑珊地接过革囊,看都没有看,装进了怀里说道:

“无所谓。”

“就是这个事对我触动很大。”

受伤了吧,傻逼了吧,知道人心险恶了吧……从头到尾袖手旁观的韩衞看着李承乾一脸窘态,心中暗笑不已,终于也让你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时候,买骆驼肉的那个西域人又走了过来,对李承乾说道:

“郎君,一看你们就是外地人,他们这群乞丐是有组织的。”

“不能可怜他们,你们赶紧走吧。”

“再迟了就怕他们还会来纠缠你。”

李承乾才明白这个西域人虽然看着凶巴巴的,但才真的是良善的一方。

他有些讪讪地笑了笑,对那西域人问道:

“郎君,我问一下城里这么多乞丐,县衙就没人管吗?”

西域人摇了摇头道:

“这我不清楚。以前这番和县也有乞丐,但是没有这么多。”

“这些乞丐都是最近才出现的,也都是小偷小摸,应该还不至于惊动县衙。”

韩衞心知李承乾又是太子习气发作,认为是番和县令对县城治安管理不严,有渎职的嫌疑。

便走到近前,小声规劝道:

“咱们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去否定一个县令的成绩。”

“何况我们还是路过,也不太适合插手。”

“走吧,放平心态,这本身就是一种历练。”

忠清也是在旁规劝道:

“我以前游历的时候,这种事情碰见得太多了,基本上在每个县城都有这种情况。”

“没有办法杜绝的。”

李承乾闷闷地‘嗯’了一声,看着有几条狗正在抢食脚下的骆驼肉,自嘲的说道:

“唉,早知道就把这些骆驼肉喂狗了,最少它们不会偷东西。”

一旁正要啃骆驼肉的忠清,听完这话,默默把骆驼肉放到了一旁。

眼看天色已晚,再加上经过这件事,三人也没有了闲逛的兴趣,在县城内找了家名叫锦绣的客舍住下,准备明天赶往骊靬县。

……

每个城市都像人一样,有着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

番和县的东城,就像极了一个人的阴暗面。

它是番和县的贫民区,也是个鱼龙混杂之地。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裏总会有罪恶发生。

所以到了晚上,这裏鲜有人迹,在这裏居住的百姓也是老早都关门闭户。

而在一所破败不堪的大院里,那群白天盗窃李承干的乞儿就集中在这裏。

少说有上百人的样子,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而且几乎个个都带着残疾,也不知道这乞丐头是从哪里找来这么多残疾孩子的。

在院子的正屋里,正点燃着两只明晃晃,儿童手臂粗细的牛油蜡烛。

屋内横七竖八的放着十余张桌椅,其中一张桌子上摆满了酒肉,四个大汉围坐一起,正在听着一个双腿残疾的孩子说着什么。

而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今天下午偷李承干的那个乞儿。

“叔爷,这三人是有钱人。那骆驼肉80铜板一斤,他们眼睛都不眨的就买了十多斤,给我们分着吃。”

“后来我割他革囊的时候,被他们发现了,不然今天肯定能发一笔横财。”

“不过,我还是趁乱捡了一个金锭。叔爷,你看。”

那残疾孩子说完话,献宝似的从破烂不堪的衣兜里掏出一个金锭,带着谄媚的笑容,艰难的往前挪动。

坐在上首是一个三角眼、满脸横肉的大汉,一看就不是好相处之人。

他本来是心不在焉的听着那小乞儿说话,可等见到他拿出金锭的时候,两只眼睛忽然就瞪圆了,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双眼死死盯着小乞儿手里的金锭。

其他三人也都看到了金锭,顿时都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直勾勾盯着那金子,眼神里有不加掩饰的贪婪。

三角眼直接站起身来,三两步来到小乞儿面前,劈手夺过金锭,放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又放在嘴裏,用牙齿咬了一下,转而扭转身子,有些激动的看着其他三人说道:

“他娘的,这金子是真的。”

“这锭金子得有五两,少说可以换上三四十贯铜钱。”

其他三人闻听,不由站起身来,接过三角眼手里的金锭,轮流打量了一番,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等那几人打量完毕,三角眼顺手把金锭揣进了怀里,看着小乞儿问道:

“麻子,这样的金锭,那个年轻人革囊里少说还有十多个?”

“你没有看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