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锦衣卫,天子亲军

正文卷

锦衣衞为天子亲军,掌管皇帝仪仗和侍衞,还有刑狱,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权利之大,历史罕有。

大明一朝,锦衣衞备受恩宠,飞鱼服绣春刀,指挥使甚至能穿公、侯才能着的麒麟袍。

虽说先帝一朝,废东厂,对锦衣衞也多有限制,锦衣衞却始终是个庞然大物,依然得皇帝青睐,但身为皇帝亲军、御林,为何先帝煤山殉国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呢?大明无忠臣呼?锦衣衞皆叛呼?

先帝自缢之前,曾尝试从安定门、齐化门等门出城,但没有成功,这代表着京师所有的城门都已经或者即将被李闯攻克,官军实际上早已败北,先帝以无路可走。

以先帝之烈,自然不可能降顺,所以当先帝回到宫中时,其实已存死志,王承恩鸣响的朝钟,实乃丧钟。

国家养士三百年,岂无忠臣?

只是闯军已然进城,忠臣已无法入宫也!

先帝鸣钟时,大臣已经殉国矣!王彦恩师刘理顺一家十多口,便投寰俱死,大臣王国兴,闻城陷,亦举火焚其正寝,危坐而死。贼至拨煨烬,见其尸犹危然南面而正坐焉。

先帝自缢时,为何身边又没有一名天子亲军呢?

观先帝一生,其性格可谓极其刚愎自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好面子的人。

这样一个人,他在走到绝路,选择自缢的时候,岂会让外人在身边,锦衣衞虽是亲衞,但只有宦官才是皇帝身边之人,所以当时,先帝根本不会让锦衣衞跟在他的身边啊。

大明一朝,锦衣衞密探遍布天下,实力雄厚,万历援朝时,还曾派遣间谍入日本,足见其能力之强大。

那为何如此庞然大物,怎么在甲申之变后,便在无功绩,仿佛烟消云散一般呢?

这则是因为北都覆灭时,锦衣衞亦守重创也。

锦衣衞首先是一个特殊的军事组织,虽说是皇帝直接掌握的,有其特殊性,但仍改变不了其军事性。

在甲申之变的情况下,锦衣衞首先是上前线,守衞城门,大部分人在守城时就已经战死了。

这一点,历史上可考的便有锦衣衞官指挥同知李若琏,奉命分守崇文门,城破自杀而亡。

主官都死了,手下人马的死伤,便可想而知。

锦衣衞佥事王世德,城破之后,其妻魏氏先把自己的女儿扔下井,又抱着侄女跳井而死,全家妇女死者十七人,但其抽刀自刎时,却被忠心老仆夺去,最后南渡于江淮一带,时弘光朝大兴顺案,随不得用,于宝应县隐居下来。

李闯进京后,又有大批锦衣衞官员先后被拷问至死,或者自杀而亡,被拷死者有,西司房提督孙光,西司房堂上指挥刘应袭、马国瑊、齐昌国,北镇抚司理刑指挥梁清宏等等人等,自杀者,有千户高文彩同其子,杀掉全家后,自杀而亡,百户周谋,蒋之鄂等人亦自刎而死。

北都覆灭,使得锦衣衞犹如人被摘去大脑,虽还有遍布全国的密探,却以如瘫痪在床之人,有手足,却不能动也。

对锦衣衞打击更为严重的是,各种密谍文书,身份凭证,或被焚毁,或落入大顺和清庭之手,特别是掌握诸多机密的指挥使骆养性,堂上指挥王鹏翀、乔可用等首脑降清,使得继续效忠大明的锦衣衞毫无秘密可言。

清庭入关后,对锦衣衞又进行收编,将锦衣衞改名为銮仪衞,更使得庞大的锦衣衞几乎瓦解。(历史上清庭于顺治三年七月,废其缉捕等权。)

弘光朝初立后,马士英之子马銮接任锦衣衞都指挥使一职,靠南京残存锦衣衞势力,重建锦衣衞,但也未得多少支持,始终无所作为,而随着芜湖一战,身为指挥使得马銮于乱军中下落不明,刚刚重建一年的锦衣衞再受重创。

这时随着两都俱陷,锦衣衞的所有资料文书全部丢失,同密谍的联系几乎全部断绝,就算再任命指挥使,也只是空名,无锦衣衞之实也。

王彦没有想到,帮他摆脱的居然是锦衣衞之人,心中不禁一阵感慨,连忙让其等免礼。

这时他再观这些天子亲军,哪里还有当年的一丝風采,昔日飞鱼服,绣春刀,鲜衣怒马,志满轻狂,今日却因家国破灭,丧失全部荣耀。

王之龙乃这些残存的锦衣衞之首,他唇上蓄胡,发浓须密,体型健硕,眼中似有一丝浩浩正气,令王彦心中甚喜,当下让院内诸人自报名讳,他则一一记下。

这时王彦才得知,他们原本都是隐藏于各处的锦衣衞密探,但现在随着朝廷档案陷落于清庭之手,他们身份暴露,被清庭密探追杀,所以隐藏在南京城中,并秘密搜集情报,准备同浙江朝廷联络。

今日,他们忽然见南京城内清兵调动,不知发生何事,正惊惧之间,得知清兵抓捕王彦的消息,随四散于城中,进行打探,没想的于街上看见王彦救小童的一幕,而王彦见朱国弼就赶紧躲避,便立马引起王子龙的注意。

锦衣衞善于情报谍探,其中能人异士无数,王之龙就是其中之一,擅长易容化妆之数,而王彦等人的乔装之法,在他看来实在拙劣的可怜,因而很快便识破王彦身份,将其引进院来。

朱国弼跟着王彦,一路走街串巷,最后还是不见王彦踪迹,心裏不禁一阵疑惑,但他又不知是谁。

在他苦思冥想而不得后,随只得摇摇头,而后打马离开了巷子,往城外而去。

南京城中清庭的力量并不强大,图赖要在南直隶范围内海捕王彦,显然也十分不利,为了加强搜捕的力度,他只得动用南京城内的降臣,朱国弼便被其派往城外,去协助清兵抓捕。

朱国弼打马慢行,脑中始终想着刚才之事,不觉间,便来到城门处,他正欲出城,目光确落到了城强上张贴的海捕文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