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下 解说

我想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我们应该是初次见面。

我叫做小太刀右京,在《进击的巨人》本篇中,负责协助提供军事方面的相关点子。

这次有缘能肩负起解说本作品的重要角色,还愿各位读者赏脸。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有着各式各样的本质,而我认为「抗争」也是当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现代,亦即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时代中,每个人都平等地置身于时代的洪流里。

这样的时代,和二十世纪的冷战时代不同。在那个时代里,人人都晓得核战造成的后果,却只能假装没看见破灭的现况,继续歌颂和平。

如今在我们眼前的,并不是『核战造成的实质破灭』,而是经济与环境上的残破,甚至还有恐怖攻击,是一种更充满不确定感、蚕食鲸吞般的破灭。

面对这些破灭的我们,被迫暴露在不得不从「反抗或被时代杀害」中选择其一的重大压力下。

当然,不论在任何地区、任何地方,「必须在时代中抗争,生存下去」,一直是个普遍的道理。而我认为,「充满现代性且同时具备普遍性」这一点,或许正是《进击的巨人》广受各位读者喜爱的原因。

本作品,毋庸置疑是个「抗争」的故事。

书中描写的人物,面对绝望而无可奈何的残酷命运,群起抗争。

故事的重点,不光只有巨人会吃人。

故事的精髓,在于一种更本质性的描述,关于马谛亚斯、丽妲以及所有人面对现实进行抗争的过程。

他们不单是为了巨人而出手战斗,他们的抗争更是为了降临而来的灾难,为了因灾难而遭受蹂躏的人们,也为了自己。过程中,他们有所失去,也有所获得。

可以说,这一点正是这部作品符合《进击的巨人》故事本质的绝佳证明。

也就是说,故事真正值得着眼的地方,在于丽妲这位角色在该守护的、无法守护的事物中到底选择了什么?在这样选择的过程中,马谛亚斯又拿回了什么?获得了什么?

* * *

不小心只顾着谈我个人深有所感的部分。

下面稍微解说一些军事方面的内容。

本作品的主题中,「防卫」算是一个相当大的重点。

防卫战,其实是一种令人情绪相当激昂的战斗形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所谓的「战争」中,这是一种最能名正言顺的交战方式。

从大部分的战争都以「防卫战」为名义来看,相信各位也能明白这层道理。「当一帮蛮横的侵略者威胁到我们居住的土地,我们就得从这些威胁者手中保护民众的安全」──这样的思维,应该很容易理解。

然而实际发生后,就会知道防卫战其实是一种非常残酷的战争方式。

因为,防卫战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结束」。

对出手攻击的那一方来说,事情当然不是这样。他们只需要攻陷城镇,毁灭对方的国家,消灭城镇中所有的人类,一切就结束了。

但对守卫城镇的人而言,在敌方打算停手前,他们都必须无止无尽地战斗,根本没机会喘口气。不仅如此,就算尽心尽力守卫家园,也不见得会有援军来救援,也无法从敌方手中掠夺到东西(若是能掠夺,那就代表他们已经可以反攻回去),状况只会逐渐恶化。这是何等令人恐惧的现况。

看看现代的反恐策略,各位就能瞭解我想表达的意思。

只要恐怖份子高兴,他们随时随地都能出手袭击我们的都市与村落。他们神出鬼没,付出的攻击成本远比防卫方付出的守卫成本要低许多。

然而,守卫者眼前却没有「不防守」这个选项。因为,一旦选择不防守,那就等同于败北。

所谓的防卫战,其实也就是在人们面前丢下「你到底能持续守护多久?你要如何在没有尽头的战争中活下去?」这个难题。

因此,对指挥者、士兵、市民来说,该如何实行「抗争」行动,又该如何让一切结束,事实上都是非常残酷的问题。

不少时候,人们就算在防卫战中「取得胜利」、击退外敌,最后内部仍会一次次地重复发生凄惨的悲剧,在内斗中流下与对抗外敌时一样多的鲜血。

看着故事角色走过的道路,想必各位读者也能明白其中道理。

没有一场战争,能够用压倒性的神力烧尽毁灭来袭的所有敌人,更不可能不失去任何东西。

每次战争,都会有所失去,秩序会遭到破坏,最后甚至可能会丢失自己该守护的这片土地。

故事最后,马谛亚斯一行人所下的判断,就是防卫战可能发生的其中一种结果。我们可以说他们「成功防卫」了该守护的事物,也可以说他们最后未能顺利保护自己的家园。

甚至能说,对马谛亚斯而言,真正的防卫战现在才要开始。

* * *

不小心就画蛇添足地讲了一大堆。

这篇故事在此暂时落幕,希望未来还有机会与各位读者再次见面。

今后,也请大家多多支持《进击的巨人》系列作品。

二○一五年 早春良日

小太刀右京

铅笔小说 23qb.net

<=28目录+书签10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