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大战爆发

第一卷

就在十二落脚神王殿。每日深入检出。与凌宇寒郎情妾意之时。天下已是狼烟四起。

七月初。白虎国太子重回朝堂。代父处理政事。御史上折子。连称玄武国司马如意在四国大赛中。对三皇子狠下毒手。以至于。三皇子白子旭如今昏迷不醒。命悬一线。此等恶人。若不除。白虎国威名何在。

白子墨将折子压下。按住不发。第二日。御史联通朝堂百官再度叩首。请求白子墨修书玄武。请玄武帝交出司马如意。

三皇子的母妃。大闹朝堂。一身缟素。她泪眼颇挲。匍匐于地。叩请白子墨为三皇子白子旭讨回公道。

“自古后宫不得干政。来人。将淑妃叉出去。”白子墨震怒。一众近衞军鱼贯而入。淑妃见此。剧烈挣扎。随后一头撞死在圆柱之上。血溅朝堂。举国震惊。

有人说。她死得活该。后宫不得干政。她却明知而故意为之。

有人说。她是爱儿心切。想要为白子旭讨回公道。

有人说……

白虎国流言四起。御史甚至不惜捧出万民血书。让白子墨遵从民意。为三皇子讨回公道。扬白虎国威名。

白子墨逼于无奈。只能修书玄武。

【四国大赛。玄武司马如意重伤我白虎三皇子。以至孤的弟弟至今昏迷未醒。孤心甚痛。还请玄武帝听从民意。交出司马如意。若不然。我白虎百万铁骑必将踏碎玄武城池。以报此仇。】与其说是封温声细语的劝解书。这封修书倒像是挑衅。

玄武帝乃一国之君。怎能容忍白子墨一个黄口小儿如此激将。

当即招贴皇榜。昭告天下。司马如意乃玄武国功臣。那日之事。实属意外。白子旭重伤本就与司马如意不相干。白虎国狼子野心。妄想借机发难。玄武国万众一心。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诡计得逞。

榜文一出。玄武国上下举国震惊。朝堂百官分作两派。一派以武官为首。支持玄武帝的做法。一派以文官为首。声称因大事化小。不可因司马如意一人。与白虎交恶。两帮人马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每日早朝。朝堂必定乱如市井。

这些个饱读诗书的学士。个个都化身成为了市井刁民。朝得面红耳赤。

又是一轮争吵过后。玄武帝吩咐退朝。命兵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丞相等人进入御书房议事。

睿王已出宫建府。如今在刑部任职。离开皇宫前。他被司马雄唤住。

“睿王殿下。”司马雄身着六品朝服胸口绣着一方补子。脚踏马靴。急急从石阶上快步下来。拦住了睿王金晨瑞的去路。

“何事。”睿王不悦的问道。

“睿王殿下。有关白虎一事。您怎么看。”司马雄仔细端详着睿王的神色。企图揣摩他的心思。睿王乃玄武帝最宠爱的儿子。若有他帮忙。说不定陛下会松口。将司马如意送去白虎也说不定。

司马雄恨透了十二。若非是她。他最疼爱的女儿司马懿怎会沦为废物。如今整日需要药汤续命。整个人憔悴得只剩下骨架子。看得他这颗心哟。抽抽的痛。

不得不说。同是女儿。可在睿王心裏。十二与司马懿却一个是天上仙女。一个是地上草芥。即使如今十二飞黄腾达。已名震天下。在司马雄心中。依旧没有承认。她是自己的骨肉。

“此事父皇自有定断。本王没有看法。”睿王阴沉着一张脸。转身就走。对司马如意。以前他是厌恶的。可如今。在她改变之后。他对她的感觉却又极其复杂。会因她漠视自己而震怒。会因她与别国男子交谈而大动肝火。初次听闻白虎国逼迫父皇交出司马如意时。他甚至连夜进宫。将当时在四国大赛中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禀报父皇。只为了。让父皇莫要中了白虎的奸计。

这样的做法。其中究竟意味着什么。睿王不清楚。他只是想做。所以就做了。就这么简单。

司马雄双目充血。恶狠狠的瞪着睿王远去的背影。朝着地。啐了一口。“我呸。得瑟什么。以前懿儿未曾落得如此下场时。你不也是她身后一只摇尾乞怜的狗吗。”

什么叫虎落平阳被犬欺。司马雄如今可算是尝到了。

玄武帝公然昭告天下相护司马如意。引得白虎上下大为震怒。尤其是几个武官。纷纷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领兵。踏碎玄武城池。

“太子。果真如你所料。如今玄武朝堂动乱。文武百官成两派。整日争吵不休。”黑衣人赞赏一笑。看着靠在木椅上。姿态慵懒。身着太子朝服的白子墨。笑道。

“这是必然。司马如意重伤孤的皇弟。玄武国若是不给出一个满意的答覆。它就等着孤派兵遣将举兵压境吧。”白子墨似笑非笑的开口。眉宇间一股狠戾之气一闪而逝。

他等着一日已经等了太久。谋划多年。终于要引起天下大乱。而司马如意就将是导火索。若玄武皇帝交出她。他还有后招。若不交。他不介意领兵侵犯玄武边界。

“如今皇城内上下一心都以太子马首是瞻。虽然上次我们的计划失败。未曾引起朱雀骚乱。但此次。拿玄武开刀。也是可行。玄武一乱。我们就可挥军南下。夺了玄武再取青龙。朱雀多年来势单力薄。无从为惧。”黑衣人老神在在的开口。仿佛已经看到天下狼烟四起的场景。

“只是。这司马如意太过危险。鄙人认为。还是趁早将她……”横手在脖颈处做了个挥刀自刎的动作。

白子墨轻轻摇头:“她是孤相中的皇后。待到孤君临天下。唯有她能够与孤比肩。天下霸主、天命之女。很匹配不是吗。”

“可是。”黑衣人还想在说什么。却看见白子墨眼中一道冷光乍现。顿时止住了话。躬身道:“一切由太子定夺。”

三日后。白子墨再度修书玄武。请玄武帝交出司马如意。此时。白虎边界已聚兵三十万。隔着山丘与玄武军营遥遥对持。

“皇上。白虎国虎视眈眈。若长久下去。再不交出司马如意。恐怕就要引起战乱了。”一个五品文官匍匐在地。朝着龙椅上的玄武帝出声禀报道:“白虎太子心思缜密。若我们交出司马如意说不定还能避过此次劫难。若是放任司马如意自由。得罪白虎。边界必将爆发战争。皇上三思啊。”

“皇上请三思。”

“皇上请三思。”

以这名文官为首。十多名官员纷纷走出队列。朝着上方的玄武帝深深叩首。

牺牲一个司马如意。却能换得与白虎再度交好。平息战乱。值。

“皇上。若怕白虎兵力。就交出我玄武的功臣。臣恐怕难堵天下悠悠之口。”兵部尚书提出截然相反的意见。拱手道:“我玄武养兵多年。粮草充足。何惧他白虎。臣自动请缨。愿立下军令状。不平边界之乱。永不回朝。”

“臣附议。”

“臣附议1”

……

文武百官。又开始斗法。各有各的道理。司马雄眼见玄武帝迟迟不肯交出十二。心头焦急。好不容易抓到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他没想到。朝中竟有这么多人帮十二说话。几乎全部武官都支持护住司马如意。与白虎开战。

他们都疯了吗。

司马雄哪里会知道。十二在四国大赛中力压三国。让玄武再度重振雄风。在这帮武官心裏。已将她看做功臣。怎会允许在此时将十二交给白虎。更何况。白虎太子分明是借机发难。即使交出十二。难保他没有后招。白虎能迅速调兵三十万。屯聚边界。想来定是谋算已久。这仗迟早要打。

青龙、朱雀作壁上观。似乎乐于看见白虎与玄武开战。想要从中取利。

下朝后。文武两派人马纷纷扭头冷哼。从朝堂鱼贯而出。

玄武帝坐在御书房中。批阅着奏折。折子多半是对此事的看法。以及建议。玄武帝烦躁的揉着眉心。交出司马如意。说得简单。她与神王殿红衣使者凌宇寒交好。凭着一己之力掀翻玄女宫。这样的能人。他怎么可能轻易交出。

只是……

一想到屯聚在边界的三十万大军。玄武帝心裏有摇摆不定。他何尝想与白虎开战。可对方虎视眈眈。他如今可是进退两难啊。

玄武帝迟迟不给答覆。白子墨亲自下令。以储君身份。命武将李莫为大将军。在白虎皇宫开坛血祭战旗。正式宣告天下。与玄武撕裂和平条约。打着要为白子旭报仇的名义。挥军南下。

这日起。边界爆发激战。一日内。玄武、白虎碰撞三次。狼烟滚滚。边界人荒马乱。玄武国内民怨四起。捷报每隔几个时辰便由快马送入京师。白子墨谋划多年。麾下士兵个个骁勇善战。只短短七天。已占据玄武边陲五座城池。兵分三路。直捣玄武京师。

这一消息瞬间震惊四国。玄武虽然几十年未曾征战。但也不至于溃不成军。可细想。白子墨既然敢公然开战。必然早有准备。怎会给玄武翻身的机会。

不仅如此。白虎没占一座城池。必将屠城。以至民不聊生。血流成河。玄武帝震怒。调兵五十万。兵分三路击杀白虎。却败多胜少。白子墨的军中。皆是武者。个个修为都在五六阶。而玄武。却实力低下。这一打。高下立见。

青龙国国师府。

隐衞单膝跪地。恭敬的将最新的战况禀报给木离:“白虎已占据五座城池。粮草充足。玄武且战且退。如今已退到漠河。”

“嗯。”木离轻合双目。即使天下已是白鬼成堆。他依旧是那副淡雅出尘的模样。好似死掉的尽是蝼蚁。不值一提。“可有司马如意的消息。”

“司马如意进入神王殿。毁掉神王殿百年殿宇。多日来滞留神王殿中。未曾离开。”

“不急。”木离目光深幽。仿佛一尊无悲无喜的佛。“她会出现的。”

如今天下格局已变。待到白虎与玄武厮杀得精疲力竭之时。是她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

命数。谁也逃不过。

谁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