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番外4

第六卷 故土不离

庆文二年冬,西部大捷。

被长藤军和虎贲军联合围剿的西部邻国一路西逃北窜。

同年,北庭县开始开采盐矿,西部邻国趁着虎贲军主力在关内,从西部骚扰大岐北部边界,还有一支一路向东,跑到盐矿附近,企图霸占盐矿。

恰巧颜君齐当时正在盐矿巡视尚未离开。

颜君齐当机立断,将护送他的虎贲军一分为二,一部镇守盐矿,一部由他率领,向西驱赶贼寇。

更是大胆起用蛮族出身的官差,小将图阿,率领蛮族官差和一半矿工追剿敌寇。

图阿年方二十一岁,奴隶出身,因为大岐话学得慢,在官差队伍中并不突出。

但他天生视力过人,有一身连黑川部人都称赞的骑射本领。

因为骑射好,对大岐态度友好,熊昆将他安排到颜君齐的亲卫中,几趟出来,他展示了优秀的狩猎水平,晚上也经常替颜君齐守营。

颜君齐对他的能力和品性都很信任,破格提拔他带兵。

图阿也没辜负他的信任,他们两路出发,图阿为保颜君齐安全,主动担当了主力,总是快一步接触敌军。

而他天生的领兵天赋,也在这次临时的对冲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带着两千临时组起来的兵,追击上三万敌军,边追击边从各部招募人,一路冲出大岐边界,将敌军赶进沙漠。搞得敌国越打越心虚,弄不明白大岐到底有多少蛮兵。

到他们口粮快耗光,又没找到水源,图阿才带着从各部临时招来的一万多蛮人兵马,在邻国耀武扬威一番,施施然回盐矿。

颜君齐替这一万兵马报功请命,庆文帝大喜,免了他们中所有奴隶的奴籍。

朝廷不但替他们赎身,还将他们直接收编成了一支新军,命名就叫定北军。

图阿也从北庭县一名官差,成了定北军的统领。

不久,江建詹奉调回京,任刑部侍郎。

庆文帝在江建詹建议下,将定北郡一分为二,以天湖山为界,东部成为北境郡,西部称为定北郡。

颜君齐升任定北郡守,成为整个庆文年间,最年轻的郡守。

同年,定北郡重新划分县镇,在原本的基础上,扩充为十一县。

其中北关县、西峰县、北庭县不变,在北庭县以北,重新设立镇安县和镇北县。

此五县外,北部另设六县,其中五县几乎全是蛮族人。

由关内派遣县令,根本管不了全是蛮人的地区,颜君齐向朝中请命,准许蛮人参加科考,且只要能考上秀才,便可在定北郡为官。

以蛮治蛮的方案早朝中经过好一番争辩,最终试行。

因定北郡官员、吏员缺口大,庆文帝还特许前三年每年定北郡自行组织两次科考,第一年更是连童生身份都没限制,只要报名,都能考。

不过除主考官是颜君齐外,朝中特意派了吏部的官员到定北郡,一边彰显朝廷威仪,一边替庆文帝看看定北郡学子们,尤其是蛮人学子们的真实水平。

蛮人各部听说后,多少有些别扭。

但人心所向,大势如此。

各部的年轻牧民和奴隶都想着跑去定北军从军了,他们能怎么办?

那些之前就派了子弟到县城念书的则高兴了。

尤其是身份血统低微的部落,更是高兴,只要他们部落出了考中的,他们就翻身了。

第一场考试在全郡瞩目中开始。

既有大岐军户,也有蛮族百姓。

这次考试不限身份,不管是贵族、牧民还是奴隶,也不管从前是放羊、做工匠、跑商还是打猎,只要报名,通通能考。

卢栩和颜君齐特意放了全县衙的官差去考试。

那些出身低微的蛮人官差们尤其紧张,大岐军户出身的官差们也被他们卷得激起斗志。

书院的先生们忙坏了,突然间蹦出了上千的野学生。

作为全郡唯一的举人,卢舟也天天被人拉着当临时老师。

大伙儿临时抱佛脚小半月,考试如期举行。

也幸亏他们北庭县每年都组织官差考试,有丰富的组织和考试经验,人虽然多,却没出什么乱子。

这次考试的难度和关内考秀才不能比,考虑到他们基础差,吏部的官员出题时,参考的不过是童生试的难度。

只是颜君齐在策论上另加了许多非常实用的策题,诸如各部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遇到雪灾如何处理,遇到敌军来犯如何处理,春夏秋冬四时节气最重要的问题等等。

第一场考试的结果毫不意外,考上的人员中,跟了颜君齐几年的官差们几乎占了八成。

六名县令,仅有一人并非官差,其他的全是官差出身。

颜君齐与吏部协商安排,选出县令人选,送去京城由庆文帝定夺委派,而吏员们则先行出发,去留县先开始适应各县的行政工作。

头一件事,不管是搭帐篷还是盖房子,先弄个县衙出来。

然后,再定出各县通往北庭县的官道出来。

定北郡又开始大兴土木。

秋末到初冬,整个定北郡不管蛮人还是军户们,都在忙忙碌碌。

北庭县培养出的各类人才,如蒲公英一般,散向整个定北郡各处。

北庭郡蛮族部落的地位也在这场新的地域分化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阴谋论的部落们大骂颜君齐到处安插走狗爪牙。

但新任的县令、县尉,各县的文吏、税吏、官差,哪个没有自己部落的支持呢?

成为同僚的他们,无声无息结盟,即便来自小部落,也能靠联盟来对抗辖区内的大部落。

强龙和地头蛇在定北郡各县暗暗掰手腕较着劲。

而一直关注着考试成绩的普通的牧民百姓们,对他们的县令竟然是蛮人无比高兴。

于他们而言,能在考试中打败大岐人,脱颖而出成为他们县官吏的同族年轻人,都是英雄!

尤其颜君齐培养出来的官差、文吏们不管是贵族出身还是奴隶出身,素质、态度很好,对普通牧民和奴隶也非常友善。

不到一年,他们便开始觉得这群官老爷们,比他们的部落首领对他们还好。

各县的官吏在颜君齐、定北军、虎贲军的支持下,渐渐站稳了脚跟。

各县的县城也渐渐开始有了规模。

尽管,这年各县的县令都还住着帐篷,县城也还不如关内一个村镇。

次年,定北郡尘埃落定,拖延了三年的卢舟,以定北郡举子的身份,踏上赴京赶考的旅途。

这次,他们依旧是在风雪中出发。

不同的是,这次他们要去京城过春了。

让卢舟意外的是,在定北郡建设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时候,哥哥竟然要陪他去京城。

哥哥有多不喜欢京城他是知道的,他已经二十三岁了,早就不是依赖哥哥、时常想黏着哥哥的小孩了。

君齐哥哥也才刚刚接手了整个定北郡,各县每个月都在出新状况,还有许多地方有的忙。

他也早就做好了自己去的准备。

已经棱角分明,几乎和哥哥一样高,无论声音还是体态早已经是大人的卢舟贴心道:“哥哥,我已经长大了,我自己去就好了,你留下帮君齐哥吧。”

卢栩却敲他脑袋:“大什么大,在我跟前你还是没出过远门的小孩呢。”

早就替颜君齐到各县处理过政务的卢舟:“……”

要不是两个哥哥都要他去科考,他都能在定北郡当个官吏了。

“我早就说过,无论你们谁去科考,我都会陪着的,卢小锐我看是没戏了,腊月说文贞考试她陪着,一时半会儿咱们家考试的就你自己了。”

卢栩拍拍在他身边长大的乖弟弟,柔声道:“我和你君齐哥早商量好了,要送你。而且这次去也不只是送你,还要去做生意。”

卢舟默默不语。

往京城的商队从前没跑熟时候哥哥都不去,如今商队早就跑熟了,哥哥怎么可能突然要去。

可他想了想,还是没有像往常一样体贴地拒绝。

他知道,哥哥知道,君齐哥哥也知道,等他考完,也许就是他们兄弟真正分别的时刻了。

卢舟赴考的激动,见阿濯的兴奋,一下子就淡掉。

他不想辜负哥哥的宠爱的纵容。

他就像赖在巢里不愿意飞的鸟,甚至还不如弟弟,哥哥不过是随口提了提,卢锐就马上想去龙虎营锻炼了。

他们家锐锐一心想要一人一马闯荡天下,一点儿都不恋家。

可他从小到大都没怎么任性过,这回就赖着哥哥任性一次吧!

等考完,他就要当个大人,靠自己去独自生活了。

作者有话说:

远在京城的阿濯翘首以盼:我的好朋友,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进京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