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换防

第二卷 西北王

“什么,咱们报给陆军部的购械执照没有批下来?”

听着楚敢的报告,戴季良闭上了眼睛,他明白这是身兼陆军部总长的新任国务总理张绍曾在报复,当初正是自己给吴佩孚转发的电报让这位中国留日陆士第一期的学长做不成陕西省的省长,现在果然是报应不爽啊,更为可怖的是,这届内阁里的农工总长居然是败走西安的李根源,显然在北京政府裏面,西北的反对派绝不会让戴季良好过的。

“跟广野打声招呼,请他送货的时候送到奉节。”

幸好掷弹筒的体积和重量极轻,再有日本海军中国派遣舰队的护送,想来巫溪奉节这条秘密交通线还是能够胜任的。

不过这次危机可以这样度过,但是下次呢?戴季良不由得眉头紧锁。

“司马。”

戴季良接通了军务局长的电话。

“咱们的钢厂什么时候投产?很好,春节之后,我要看到第一炉钢水。”

只有自己手中有了钢铁,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自雄,等钢厂投产了,你要和司马协调好,厂里要派驻军代表。”

挂上给司马的电话,戴季良扭头看着眼前的楚敢,关照着。

“至于陆军部的事情,你放心,何署长还在保定,我会打电报让他想办法的。”

“大帅,这是刚刚抄收的《中国国民党宣言》和《党纲》全文。”

这是民国十二年元旦的最大新闻,空谈奢言的三民主义,以及不伦不类的五权宪法,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极其浓重的一笔了。

“另外,越飞已经前往上海,预计将和孙文面晤。”

“联俄容共、扶助农工。”

戴季良冷笑一声,好漂亮的口号,只不过喊这口号的人连广东都没完全掌握,去了一个陈炯明又来了一个沈鸿英,将来还会有杨希闵和范石生,一个个合作者都被他孙文逼反了,真可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啊。

“泽刚,四川的形势怎么样了?”

“去年川军一、二军之间发生大混战,刘湘下野,杨森逃亡湖北利川、宜昌,依附吴佩孚,第三军刘成勋捡了个便宜,成为了四川军总司令兼省长。”

通过川陕边防军,西北军的力量深深的楔入了四川,戴季良的政策是,利用川中混战,为西北的军火和其他产品找个出路。

“不过去年10月底,成都的善后会议上第三师师长邓锡侯、第七师师长陈国栋要求升任军长未果,和一、三军系统的诸将有了龌龊,双方现在剑拔弩张的大有再次开打的迹象。”

“可怜的川中民众啊!”

戴季良感叹一句,随即就将这件事丢在脑后了,他有一件更加值得关注的事情。

“泽刚,听说冶情和郭副署长闹得有些不开心?你知道怎么回事嘛?”

“隐约听说了。”

其实两个相近的机构之间必然有矛盾和冲突,不过这是戴季良的决定,宋成可不敢质疑。

“据说冶情发现郭副署长在自己手下发展坐探,所以一时间有些针对警纪室的事。”

当然这两人的冲突是有违西北军传统的,所以宋成替两人分辨着。

“不过事情现在应该也解决了,郭副署长的人已经全部退出银行统计科。”

“那就好。”

手下人彼此针对,特别是情报部门的主官之间互相针对,这对戴季良来说是件好事,因此,他是默许甚至纵容了郭秉昌的行动。

“下次你们开协调会的时候,你替我告诉他们,你们四个部门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我不希望你们太多的精力花在内耗上。”

戴季良说到这顿了顿。

“这样,我划根红线,你告诉他们两个。在西北的外侨、财界、实业界和各级官吏的问题交给乐怡,工、农问题、市井阶层、报界和学生问题交给郭司南,至于交叉的部分,各凭本事吧。”

民国12年1月10日,法国、比利时联军10万人占领鲁尔工业区,理由是德国不能按时履行《凡尔赛条约》规定的赔款义务,据此鲁尔危机达到了顶峰。

“据说现在德国一张邮票要几千万马克,一块肥皂要上亿马克,这钱还是钱嘛?”

腊八节,戴季良请了几个西北的军政高层一起在西北巡阅使公署里吃顿饭,在酒足饭饱之后,几个人聊起天来,居然就聊到了德国那副末世的景象。

“可惜啊,咱们现在是没有钱了,否则趁这个机会到德国去大采购一趟,该是多好的机会啊!”

“大帅是不是又想着捡洋落了?”

何偶才已经从保定回来了。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便宜事。

对了,我也听说一件新鲜事,有个美国人在上海办了个广播电台。

哎,那我就糊涂了,这电台不是发报的嘛,怎么就能广播了呢?”

“是嘛?”

戴季良倒没有注意有这样的新闻。

“这倒是件有意思的事,应该给上海打个电报,咱们西北也要搞一个这样的广播电台,到时候大喇叭在电线杆子上一树,咱们的政令直接可以向老百姓布达了,也省得不识字的小民被胥吏给蒙蔽了。”

“有这等好事嘛?”

陆洪涛也来了兴趣,虽然他这个陕督大事不管,但是面子上戴季良还是很尊敬他的,再加上他也是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炮科毕业,到速成学堂客串几回炮科的教员,也算是西北军的边缘人物了。

“那不是什么说书的都要失业了嘛?”

“这倒不见得。”

戴季良忽然想起了前世小时候守在收音机前等着听评话的光景,脸上露出了微笑。

“其实这个广播电台是目前最好的广告平台,你想啊,大喇叭一叫,满世界的人都知道你生产的东西,这一下子就真的广而告之了。”

“办广播电台也能赚钱?”

陆洪涛的兴趣更加高涨了。

“那咱们自己也能办一个嘛?就不知道置办这些机器要花多少钱呢。”

“是啊!”

戴季良点点头,看来还要把电子元件厂给建起来,真是做得越多发现自己离追赶世界水平就越远呢,不过幸好西北理工有无线电制造这门课程,想来追赶亚洲第一流还是有机会的。

“对了,我听说最近咱们西北的太太团里流行打麻将了,这个不好啊,也该让她们出去跑跑公益,给咱们长长脸呢。”

“公益?大帅您的意思是?”

李过凑过来问着,他和戴季良不一样,就凭他现在的两份薪水,养近十个姨太太还是蛮紧巴巴的,一听说可能掏钱,脸都吓绿了。

“公益又不是一定要从自己口袋里掏钱。”

戴季良看着李过的样子就是一笑。

“譬如和红十字会联手做一个义卖什么的,平时有空没空去看看鳏寡,慰问一下伤兵和工农,做一个样子出来,让洋人和报界看看,这也是绥靖民众,粉饰太平嘛。”

“这个?”

一听说要自己的老婆抛头露面,在场的军政高官们都有些迟疑了。

“好了,看你们这个样子,我就是一说,现在不想干呢,以后就怕抢着都不会让你们干。”

戴季良撇撇嘴,这等好事居然还犹犹豫豫的,还真是一帮不开窍的土豹子。

不过,戴季良显然是忘了时代和地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西北,他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超前了。

“大帅。”

宋成悄然的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显然又有什么扫兴的事发生了。

“刚刚获悉齐燮元派人携带所谓的统一方案到了北京。”

“统一方案?”

戴季良和所有人都狐疑的听着这个名词。

“有没有探知具体内容呢?”

“当然,这个齐燮元的代表孙绪到处在兜售,估计全国现在都知道了。”

宋成笑着回答着。

“方案内容包括总统问题、宪法问题、裁兵问题、财政问题、善后问题五项。

从现在得到的内容来看方案的实质是先统一后裁兵,先选举总统后制定宪法。

在善后问题上,建议设立元帅府以安置高级的失业军人。

以孙中山为元帅府长;并设立元老院以安置高级的政客,以段祺瑞为元老院长。”

“元帅府?孙文当首长?”

戴季良还没发言,何偶才已经笑出来了。

“齐燮元还真能异想天开啊,单凭这一条,我看洛阳和保定就不能通过的,我还以为是什么新主张,原来还是先北方大团结然后南北统一这套老把戏,没有新意。”

“听的人不同,这老把戏也有新意嘛。”

王丹萍也有些不以为然。

“我估计,这个背后有皖系的影子,以元帅府首长来拉拢国会内的国民党议员,这样的提案,我看保定和洛阳一定会警惕的。”

“不要谈他们了。”

戴季良挥挥手,宋成知趣的退了下去。

“王省长,过了年,你和芷馨兄对换一下位置吧。”

戴季良突如其来的决定让王丹萍顿时一愣。

“甘肃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芷馨兄还是有能力的。不过对于发展还是有些畏手畏脚,你过去后一定要把甘肃的实业抓起来,咱们不能单靠陕西这一只脚走路。”

“我明白了。”

虽然任免省长要北京的同意,但是在西北不就是戴季良一句话嘛,再加上甘肃的基础比陕西好了太多,王丹萍也有信心再干出一番事业来。

“李过,明年开春,14师和28师要对换防区,你回去准备一下吧。”

既然已经说到公事了,戴季良索性说开了,其实这些主官早就等着了,戴季良不说出来他们也难受。

“雪覃兄,你的队伍要和黄三喜的对换防区,除开各警备总队和川陕边防军外,陈峰涛和彭岳峰的两个师也一并交换了。”

“大帅,我?”

李过脸上露出难色,要知道在陕西他还兼着省保安司令的职务,去了甘肃这个职务可是在张宾南的手里,这一来已经紧巴巴的他,又少了份薪水,怕是更揭不开锅了。

“你啊!”

戴季良指了指李过。

“好了,你就留在陕西吧,你和马康对调服务。”

“是!”

14师和28师都是西北第一主力,这样李过也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