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老乡?

第二卷 西北王

“汝桐兄,这次是我的不对。”

虽然北伐军暂停了对汉阳的进攻,但是作为防守方,陈友良还是在做万全的准备。

“这杯酒算我自罚。”

说着,这个新任的大中将一仰脖连灌三杯,饮完之后,双眼还紧紧的盯着对方。

“汝桐兄,你大人大量。”

王履阶、赵廉泉、于起鹏几个保定的学长也给高汝桐敬着酒。

“事情定得仓促,来不及通知你,再说了全线进入战位,这动静也太大了,兵学上不是说出其不意嘛。”

作为学长,几个人劝酒说和的架势让高汝桐颇有些吃不消。

“前康兄如此,小弟也不好多说什么,都是为了玉帅和北洋大团结。”

高汝桐终于也端起酒杯。

“喝过此杯,咱们其他的什么都不说了。”

在众人一片附和声中,高汝桐一饮而尽,只见他倒扣酒杯。

“现在三镇战事未定,酒咱们以后找机会再喝。但不知道前康兄,下一步贵我两军怎么调整?”

“好,酒就不喝了。”

陈友良明白高汝桐还是有些怨气的,不过对方是玉帅的嫡系,显然吴佩孚也有授计要其不得和西北军翻脸,对此心知肚明的陈友良挥挥手,自有护兵把桌子上的酒品、菜蔬撤了下去。

“汝桐兄,镇嵩军王镇师前锋已经到了孝感,我的意思让他们扼守蔡甸和长江坪一线,确保我军退路。贵部以一团入汉阳府城,余部扼守龟山各要隘。”

自从收编了刘佐龙部鄂军暂编第二师,原本损失惨重的河南保衞军已经恢复了元气,再加上北伐军暂时搁置了汉阳作战,在陈友良看来东线全部交给高汝桐完全是可能的。

“而我师全部西移至汉厂,这样就理顺了关系。”

“前康兄的计划是不错。”

龟山一线有山有城又有湖,对于防守方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地形,但是西北军的恶名已经天下皆知,既然汉阳的危险暂时解除了,吴佩孚自然不希望汉厂再落到西北军的手中。

“不过我河南保衞军战力孱弱,龟山又系防守之要点,我看不如还是贵师扼守汉阳府城和龟山,我军移防汉厂吧?”

其实高汝桐还有一重不可告人的心思,汉厂一线有铁路桥和渡轮码头,万一战事不利他还可以溜之大吉,要是留守龟山,到时候就怕连逃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样,也好!”

若不是军情处早有准备,陈友良一准据理力争了,不过现在人家是地头蛇,第三师也不是强龙,因此,在征询了部下们的意思之后,陈友良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那就立刻着手吧!”

“师长,咱们应该立刻安排骑兵团护送重伤员及部分从汉厂收罗的枪械和火炮后撤。”

送走了高汝桐,于起鹏立刻建议着。

“省得万一有变,咱们措手不及。另外,咱们寻访的那些汉厂技|师、技工和学徒也要立刻安排撤离,他吴佩孚不仁,咱们也当不义。”

“赵旅长,你回去后立刻安排。”

陈友良点点头。

“根据通报,咱们现在有大量的物资都积压在徐州动弹不得,所以汉厂的主意咱们就不打了,但是就如副参谋长说的,人才不能留下。”

陈友良眼露煞气。

“这次咱们是打了北伐军一个事出意外,接下来就没这么简单了,命令工兵团配合各部开展土木工事,威风已经打出来了,咱们防守也要铜墙铁壁。”

“钧座,这是咱们上次进口的拖拉机生产线。”

陈广向戴季良介绍着。

“现在配上咱们自己生产的40马力汽油机,基本上已经可以量产了。”

陈广指了指那种在戴季良眼里异常原始的机器。

“根据钧座的建议,咱们在驾驶室边上围上钢板,加上机关枪,试了试,一个是震动的问题,另一个是导向轮的问题,再有就是生产量太少、单位成本太高。”

“汽油机要分配给汽车厂和拖拉机厂,这个生产数目足够嘛?”

陈广所说的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罗马可不是一日建成的,西北现在就是在做最初的技术积累,因此,付出些代价也是应该的,戴季良绝不会和那些满大人一样做因噎废食的蠢事。

“目前40马力汽油机月产16套,其中12套分配给汽车厂,4套分配给拖拉机厂,勉强足用。”

陈广如数家珍的汇报着。

“60马力柴油机和80马力汽油机也已经试制完毕了,估计年底可以正式投产,而且到了年底目前40马力的汽油机产量可以提高到月产20套。当然前提条件是咱们必要的备件和关键性的元件能顺利进口。”

“这个你不用担心。”

戴季良对此已有预案。

“听说现在汽车厂除了供应咱们新成立的汽车团以外,还向外销售,不知道销售情况怎么样?价值几何?采买的人又是作何用处的?”

“咱们生产的卡车目前半数是用来出售的,售价是2800西北票。以这个价格,汽车厂每辆可以获利300元,主要问题还是备件和关键部件不能自产造成的。”

现在让陈广最头疼的就是这个国产化的问题,也许等更多的西北理工的学生毕业后投入研究队伍,情况才可能会好转一些。

“至于买车的嘛,主要是陕福公司的运输公司,必要时也能直接编入咱们的部队。”

“不要心急,慢慢来。”

戴季良拍了拍陈广的肩膀。

“巴玉藻他们现在不还是在用进口的汽油机嘛,一切会好的。”

这也是戴季良的期许。

“不过以车养车倒是个好主意,司马这次做得好啊。不过。”

说到这,戴季良似乎想起了什么。

“年底新增的那些汽油机,你都拨给汽车厂,让他们开始试着造小轿车,这个东西来钱快。”

“卑职明白。”

陈广急忙点头称是。

“钧座,军务局前次转来报告,询问军械局购买陕西华康脚踏车厂的意见,我以为似乎不宜与民争利。再说了,咱们现在的摊子已经够大了,这些枝节上的企业实在是没有人力去管。”

“这个你们自己去打官司吧。”

陕西华康似乎有日资的背景,这一点戴季良是不会跟陈广明说的,不过现在西北林子大了,各种企业又是鳞次栉比,若是硬要以资本方来论的话,对西北经济十年内的发展是不利的。

“我只看大局。”

“师长。”

虽然国民革命军暂时搁置了对汉阳的进攻,但是在武昌城下再次撞得头破血流的北伐军们还是打起了汉阳的主意。

“外面有个人自称是您的老乡,这是他的名片。”

“老乡?”

陈友良接过名片一看,是浙北海盐人,少小离家投军,对家乡的印象非常的模糊,这个时候出来一个老乡,这裏面是要打个问号的。

不过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最重乡谊,要是不接待的话,回去一宣扬,陈友良倒没什么,留在家乡的父兄和族人却要被人指指点点了。

“请这位乡党进来。”

“陈师长。”

虽然进门之后遭到搜身,但是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一脸的泰然,不得不佩服他的心态之好和图谋之大。

“自我介绍一下,在下林之修,忝为海盐县立第一小学的教员,这几日正在湖北探亲,听闻校友中出了陈将军这样战功赫赫的人物,深感荣耀,特来拜访,冒昧之处,请将军海涵呢。”

“林教员。”

陈友良也记不得自己到底是不是海盐县立小学的学生了,不过人家抱拳作揖他自然不能恶语相向。

“请坐,战地简陋,还请教员海涵呢。”

等到两人落坐,护兵送来茶水,陈友良这才单刀直入的问道。

“林教员此来不单是为了见过陈某一面吧,还请直抒来意。”

“陈将军不愧是人杰,既然如此那我就直言了。”

出乎陈友良的预料,来人先是问他要钱。

“校舍简陋,乡中子弟极为艰苦,还请陈将军慷慨解囊为桑梓尽一份心力。”

“这?”

陈友良想了想,如只是打秋风的倒也简单,三五百给一点就是。

“理所应当。”

陈友良随即拍拍手,招来护兵。

“去军务科开一张500的支票。”

护兵不一会就回来了。

“这是西北银行的支票,林教员可以至上海或是杭州的西北银行提取。”

“我代乡中稚童多谢陈将军了。”

林之修接过支票,衝着陈友良就是一躬到地,躬罢此人却又坐了回去,陈友良心中就觉得不好,果然此人还有下文。

“之修此来除了向陈将军募捐义款之外,还有一事。”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陈友良接过一看,却是邓演达的劝降信,文中极尽拉拢之能事,不但许诺第三师扩编为军,还以中央委员的地位相诱,几是刘佐龙司令部内查抄出来的那封信的翻版。

“陈将军,现在天下大势所趋,北洋已经日暮西山了,有道是良禽择木,您可不要自误啊!”

看着不动声色的陈友良,林之修小心谨慎的进言着。

“若是觉得条件不够,我当南下为将军说之。”

“乓!”

邓演达的信一下子被拍到了茶几上。

“荒谬,来人!”

陈友良命令着,全副武装的护兵荷枪实弹的冲了出来。

“看着你是乡中师长,我今日不取你的首级,来人,把他赶出去。”

看着还要呱噪的林之修,几名护兵噼噼啪啪一顿嘴巴之后,把打成猪头的林某赶了出去。

“国民革命军就是这种伎俩。”

看着某人的被拖走的背影,陈友良轻蔑的啐了一口。

“也不打听打听,西北军是什么体制,你这不是封官加爵,而是要我的命。”

“师长,这件事还要通报钧座和玉帅为好。”

在边上听了半天壁角的于起鹏走了进来。

“还要提醒高汝桐和王镇,南军枪弹打不过咱们,这个银弹可要防一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