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失误

第二卷 西北王

“这次我们的收获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石原莞尔看着自己的同伙。

“飞机场被烧了,川上中队遭到意外打击,东北兵工厂被炸了,机器损坏超过一半。”

石原的声音低沉。

“看来,有一支无形的手在干扰皇军的大业呢。”

“明白!”

作为奉天特务机关辅佐官的花谷正深深的垂下头。

“请石原君放心!”

当然在花谷正的脑海里,有能力策划并实施轰炸行动的势力屈指可数,以日本在东三省的力量绝对有能力将这些潜在的敌人找出来。

“特务机关一定将这支黑手揪出来。”

“我相信花谷君和土肥原君对此会有一个交代的。”

石原轻飘飘的丢下这么一句让花谷正面红耳赤的话后回看着坂垣。

“军部来的家伙怎么说,还是提出那套独立国家论吗?”

石原一直认为从中国的历史上看,即使叫他们从事政治,也只能导致政治腐败的结局而毫无办法,与其那样,还不如依靠清廉的日本人,因此,自从他到任以来一直鼓吹日本直接占领满蒙、殖民满蒙。

“好不容易我们奋斗终于出现了曙光,而军部的人却还是冥顽不化,还真是讨厌呢。”

“我看这其实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事实上除了石原以外,就是他的同伙当中也没有人狂妄的认为日本不顾国际公法赤|裸裸的武力吞并中国的领土不会受到国际方面的掣肘,因此,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赞成掩耳盗铃的独立国家论。

“建立一个由日本人为核心的满蒙独立国家不也很好吗?”

坂垣微笑的回应着石原的沮丧。

“可以真正实行五族共和,建设王道乐土。”

“那么对于这个满洲国家的元首,我保留以下的条件。”

既然坂垣都开口了,石原也只好勉强的退了半步。

“第一、要为3000万满洲民众所景仰,出身名门而又德高望重;第二、家世方面属于满洲系统即出身于满洲;第三、不论同张学良或蒋介石都不能合流;第四、这个人要能够同日本合作。”

西北给广州和南京的通电再加上南京发给广州的电报,促使广州国民政府立刻作出回应。

广州表示愿在适当条件下,息争御侮,并提出解决时局问题的3项原则:(一)蒋通电下野;(二)广州国民政府通电取消;(三)召开和平统一会议,另行组织统一政府。

于是蒋介石即派吴稚晖、张继等到香港摸底,然后又派比较超然的前北大校长、教育部部长、考试院院长蔡元培和过去与胡汉民及两广都有关系的陈铭枢为正式代表。

以“国难当头团结合作”为招牌,提议在上海举行和平会议。

不过时间也在他们的嘴皮中一点一滴的流逝着。

民国二十年8月22日,日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被关东军任命为沈阳衞戍司令官,大佐土肥原贤二被任命为市长。

第二天一清早,朝鲜军一个旅团抵达辽宁,随即加入到进攻吉林的作战当中。

“该死!该死!”

戴季良捏着手里的情报连声的咒骂着。

“荣臻误国该诛!”

原来被张学良临危任命为代理吉林省省主席,第4军军长的荣臻非但没有赶到吉林上任,反而潜回北平,遂使吉林前线群龙无首,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

“南京这些党国要人更是无耻!”

而南京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的日本武力可退让,交涉决不放松的官面文章让戴季良发现自己的努力已经尽数化为乌有了。

“命令交际处执行涅巢计划第三阶段吧。”

戴季良无力的挥挥手,一切自求多福了。

“告诉王副委员长,西北要准备进入准战时财政了。”

8月23日,日军占领辽源、郑家屯,并派出战机在新民等地投掷炸弹。

同日,蒋中正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做了如是报告,宣布中央对对东北事变的态度是,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以待国际公理判断,全国为有步骤奋斗。

而这个态度为日人所知,军部愈强硬,在日本驻苏俄大使广田,会晤苏俄外长李维诺夫之后,得到赤俄默许的日军立刻占据四洮铁路沿线。

对此赤俄外交副部长加拉罕假惺惺的告诉中方代表莫德惠,俄决不采取任何步骤使东北现在情形更演成较为困难之状况。

既然从素有龌龊的赤俄那边得不到帮助,于是愈发指望国际公理的南京政府于8月24日發表告国民书,应以文明对野蛮,待国联之公理解决。

盼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政府已有最后决心与自衞准备。

与此同时,南京命令全国下半旗并停止娱乐一天。

然而羊是感动不了狼的,就在这一天,通辽遭到日军进攻。

“日本人这两天往北平的东交民巷运送了大量的武器。”

日本人的小动作吓坏了张学良,他生怕自己的大队北上之后,日本人又在平津搞鬼,于是北上的东北军被勒令放缓了脚步,这样在北路大军陷于混乱和各自为战的境地之时,南方大军的手脚也被束缚起来。

“为此少帅已经安排了商震部留驻长辛店,以策万全。”

“日本人喜欢讹诈啊!”

事实上明眼人都看得清,日本人现在绝对不可在平津动手,因为这样牵涉的列强太多,而且有曝光日本野心的可能。

“听说关东军已经拒绝日本内阁和军部中央勒令其停止行动的命令了。”

“是啊,不但不停止军事行动,不撤军,而且派飞机在锦州狂轰滥炸。”

说话的人摇着头。

“咱们这边不是束手束脚就是患得患失,人家决绝果断,这仗未打就输了三分了。”

几声叹息之后,拿起报纸的手突然颤抖了几下。

“这?这是真的嘛?”

“怎么啦?”

对方吃惊的看着同伴,看着他目光呆滞的盯住报纸的某处,于是他也凑过去一字一顿的读了出声。

“西北边防军全体致电中央,东北国土也,譬如人家,虽简陋破败而外人不得入也,但有私闯者必笤帚相加,以此类推,国土更是国权所系国颜所张,更不得有所失。

今日寇残暴,夺我国土,虽巧言令色而掩蔽世人所观,然终掩盖不得其强盗之面目。

我西北军三十万已整军待发,欲共赴国难、欲以保全金瓯。

唯担心东北方面心存误会,愿先行派出一大队飞机为之前驱。

敬!”

啪!拍案一声巨响。

“还是西北军戴委员长像个中国人。”

后来者顿时大叫了起来。

“这下好了,西北军的飞机可是赫赫有名的,这下小日本可不能骑在咱们头上拉屎拉尿了。”

“南京还在忙着跟广州谈斤头,西北军这么急的跳出来,难道他戴季良就不怕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嘛?”

话虽如此,但是自从戴季良的敬电一出,各方纷纷叫好,四川、云贵等地的军阀也一个个跳出来愿意支援东北,当然谁都知道他们不过是为了博取一个爱国抗日的好名声,真要是指望他们的话,黄花菜都凉了。

“西北刚刚在南疆解决了马麒,又要接受中央的200万难民,现在又要出兵东北,西北军的动静可不小。”

“说不定也是个喊口号的。”

和北平的民众不同,上海这些商人们对西北的表态则有另一种认识。

“你看,说来说去到最后不就出动了一个大队的飞机嘛,什么担心东北方面误会,误会抢地盘嘛?”

说到这裏,民间评论家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中国这点军人,除了地盘还知道什么?把东北军逼回老家,那河北的地盘不就空出来了嘛?西北军正好乘虚而入。”

“你说什么?”

戴季良腾的一下子站起来,一把抓住乐怡的脖子。

“你是怎么办事的?让你周密安排,周密安排的结果就是这个?”

戴季良抡起来给了乐怡一个耳光。

“饭桶、废物、成事不足。”

乐怡站得笔直听着戴季良训斥着,甚至红肿的腮帮子都不敢捂一下。

“好了,不要给我装死狗了。”

发泄了半天,戴季良终于停了下来。

“现在追悔也没有用了,沈阳的四库全书是已经找不回来了,接下去涅巢计划第三阶段,你不要再出篓子。”

“是!”

要说刚才戴季良暴跳如雷的样子,乐怡并不害怕,毕竟戴季良从不打人,这不过是一时情绪失控而已,但是刚才戴季良冷静下来的神情却让他不寒而栗,他知道这次真的搞砸了,万一接下来的涅巢计划三阶段出现纰漏的话等着自己的命运绝不会比当年的楚敢更好。

“卑职现在就亲赴平津督导,确保万无一失。”

“不要跟我说万无一失。”

戴季良摇摇头。

“世上的事有太多的变量,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只要你竭尽全力去做就行了。”

戴季良温和的话让乐怡分外诧异,然而让他吃惊的事还在后面。

“冶情啊,你也该晋升少将了吧?”

戴季良笑了笑。

“瑕不掩功,涅巢计划第一阶段你完成得不错,这次回来后,我亲自给你授衔。”

“卑职一定不负钧座厚望。”

难道戴季良的意思让自己不完成就不用回来了嘛?带着这个想法,乐怡心情忐忑的向戴季良表示着自己的忠心。

“好了,你知道我是不要听这话的。”

戴季良摆摆手。

“等整个涅巢行动结束了,你把立功人员的名单都递上来,我要亲自给他们授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