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得道仙’和‘道德仙’
也不知过了多久,好像是几月,又像是一息之后。
哲丰明等人才猛然惊醒,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发现周围不是上帝视角的宇宙星空,还是之前的一切。
只是相较于他们境界太浅,短短半息就回神,其余众化神与众神官,却是陷入了一种不可言传的悟道之境。
一时间让哲丰明等人望去。
他们就看到接引仙者、佛祖、以至于被接引仙者所敬重的枯道人前辈,还有被周围人所畏惧的大神官们。
这些仙神当见到天道的时候,都露出了和他们相似的‘思索神色?’
之所知道知道。
也是哲丰明等人之前‘灵魂出窍’的时候,见到自己等人就是这般样子。
好似,这些神官们也看到了自己的本源?或者是相近的‘法?’
法一字,也是他们经常听接引仙者言之,继而慢慢也大致知晓了,知道他们刚才看到的本源,应该就是一种适合他们的法。
因为就在刚刚一观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好似身体变得轻飘飘了一些,思维也变得更为灵动。
像是通过刚才的一观,让他们的思维又在自我的极限之中,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枷锁,再无凡尘的桎梏。
可以如天界的天人一样,去试着踏入传说中的修行!
也是感知到这些,他们心中顿时有激动,也有震撼,没想到自己这仅仅一观,就让他们从本质上成为了‘天人’,与天界再无隔阂!
同样,经过以前接引仙者的教导,他们也知道自己等人还是境界太低,所以只能获得这些缘法。
就像是‘看山是山’一样,他们境界只能看到这些。
但也是如此。
他们没有勇气再看向天道,只埋头向着众界主方向感恩拜了拜之后,也不由看向了旁边的接引仙者。
顿时,他们发现了接引仙者还在顿悟。
这和他们猜测的一样,境界越高的仙神,其顿悟的时间应该是越长?然后收获更多?
他们这样想着,又看了看其余的仙神,也发现其余仙神也都是在顿悟。
可也正是顿悟。
他们又忽然觉察到一个奇怪的事,或者说是曾经佛祖所言的‘法主道境中,我等为众生’一事。
再想到众仙神都是这般,好像是和他们蓝星之人一样,都如冥冥之下的‘普通众生’,需要吞服悟道丹,才能观天道之法。
哲丰明等人如今彻底也明白了,知道佛祖在月余前所言的‘我等道玄者,也为天下众生’的意思了。
因为相较于‘天’,他们是那么的微不足以称道也。
但本来,说实话,哲丰明等人其实在之后的这些时日里,也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当然,不是不相信天道有如此这般广相。
而是觉得佛祖可能是自谦了。
毕竟他们之后也接触了佛祖,觉得佛祖虽然庄严无比,可却给人一种很谦和的感觉。
所以这事在他们想来,很可能就是佛祖自谦。
可当今日看到了佛祖也与他们一样,在感悟与惊叹天道之法后,他们就知道,出家人果然是爱说实话,不打诳语。
哪怕是看似谦虚的自谦之言,也确实是真的‘太弱。’
但要知道,他们可是亲眼见到了三年前的佛祖法相视频,见到了在同一时间,龙朝各地庙宇中,以及一些安装有摄像头的家中,看到了佛祖的那般神异法相!
这样的法相,都同步整个龙朝的术法,太弱?
或者说,能一秒钟内直接布法整个数千里龙朝,也能在一瞬间毁灭整个龙朝的佛祖,是弱者?
那他们蓝星是什么?
难道只是寻常泥土中的尘埃?
也是这样一想,他们先是看了看依旧在感悟的佛祖,又看了看比佛祖强的枯道人,再看了看大神官,随即想到了身旁有天地环绕的众界主。
按照实力划分,佛祖既然都能一息间布法龙朝,那这些更强的开道仙神与宇宙之主,实力又是什么样的?
难道一念之间,一个宇宙就要寂灭,陷入新的轮回?
更莫说,界主之上,还有那恐怖法相的仙祖与妖祖,更有传说中的法主。
如今正在现世的‘天!’
能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生灵本质的天道!
也是在他们想来,既然天道能改变一个人的生灵本质,那么岂不是也能‘创造仙神?’
比如,天册神官!
这可是在天界内真实发生的事。
只不过如今,之前听接引仙者言,今日的天道,好似要创造新的‘宇宙之主。’
而哲丰明等人虽然激动的思索着,但也是安安静静的站在原地,不敢妄动,怕不小心打扰了周围仙神的顿悟。
可要是有机会,有那个机缘的话,他们现在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开口问一问还算是相熟且和善的接引仙者,问一问这些事情的答案。
第二件事,就是更有可能的话,他们也想去见证一些封册宇宙之主的画面。
第三件,就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将这些事情细细解说,录制到摄影仪之中。
且也在哲丰明等人思索的时候。
约九十九息,岛上的金丹与元婴境界先后醒来。
又到九百九十九息时。
一众来岛上的大修士们,也基本不分先后的渐渐从顿悟中苏醒,又向着界主方向一拜。
哪怕是一些大神官与界主弟子身具法令,能感悟千息之上,此刻亦是主动散去了顿悟之法,随众人而拜去。
因为他们知晓千息之上,是由精气神三者圆满的大乘境界才能悟得。
如果自身未到大乘,反而今日得此悟,不仅没有任何收获,相反还会神魂陷入疑惑之法中。
这就是道未至,不得悟。
身为法修的他们,知晓‘法不足’就要顿足‘止道’,也自然知晓有可为,不可为。
且也是如此。
看到所有修士都醒来,其中一众大神官与界主众弟子还这般果断,无任何一人起贪念。
亦是此刻。
一众界主都是暗自点头。
同时,在众人瞩目之中,云鹤妖祖也爽朗一笑,话语传遍了三万里北河,但声音却不大,反而让人如云春风,
“诸位道友,今日能止悟,不得‘得’一字,也可谓是得了‘德’一法。
且老朽曾听法主言。
言,‘德’在‘得’前。
其为,有德者,必有所得。
有得者,必为德者。
观天下之往往”
云鹤笑望一众大神官,“法与道,不正是如此?前者法为得,后者为德。
道德道德,能悟‘道德’者,也必为‘得道’者。
得道者,也必为道德者。”
‘德与得道与德..’众修士听到此言,是心中有感,纷纷再向着众界主方向一礼。
包括哲丰明等人,亦是心有所思,觉得有些悟了,更是串联起了之前所想的一切事情。
也知道了这天地间的神仙,的确是为天道所封!
也或者说,是他们自身的道德圆满,然后就在天法之中得道了。
但相较于哲丰明等人的悟了表面。
也除了大神官与法修们完全理解以外。
一众术修道友也是心下恍然,悟得了更深层的话语,也知晓了妖祖所言的‘法主之说’,其中关于‘道与德’的论语是相互的。
因为这看似是偏向与法修,要天下众修士修法,修道德。
可要知道,法主是天下万道大同,是无上公正的。
所以他们此刻反问自身,也知道了‘道与德’二字,应该是不分先后的。
而其中的道,就是他们术修所追求的境界法力。
德,就是法修的心性。
且之所以可以同行。
是他们觉得,法修是先修心性,等有了道德,然后水到渠成的有了法力。
但他们术修,好像也可以先拥有境界,然后在更加强大的思维反应中,去放大以前与如今所做的事,然后加以改正,更好的修得善法。
这样一想,好像也是没错的。
他们觉得,无上法主应该是这个意思。
只不过,他们却不知晓。
在他们有这般思维的时候。
界主正中的宁郃与云鹤等人相视一眼,就知道法修与术修已经完全成两个体系了。
可能今后,就会有‘得道真仙’和‘道德真仙’了。
只是又对于此。
宁郃没有什么感想,一切顺其自然便是。
而与此同时。
岛上境界不到化神的一众修士,此刻在拜完法主,又悟得今日的大缘法之后,也是自觉的相互离开,回往了飞升之城内待着。
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就是封册天地界主!
在这般天地福禄的善封大事之中,他们也知道自身的境界与感悟太低,低到连见礼的资格也是没有的。
哪怕是在化神不出中,他们在天界内已经是很多人口中‘老前辈’,或者是哪州、哪朝内的第一修士。
可在这里,他们就是小小的后辈‘孩童’。
且他们如今能品这悟道仙丹,能见众界主一面,能有幸拜法主一礼,就已经让他们心满意足了。
至于别的,他们不敢它念,更不敢奢求。
毕竟这可不是凡尘的武者收徒,喜欢热热闹闹的,恨不得整个朝野都知道。
也不是哪位大修士收徒,通知一朝、一州,又让他们作为门中贵客。
要知道古今以往,连寻常的判官善封,一城之内的阴司都要戒备,充其量只有一些被善封者的好友能观。
这也是修行界内三千年来不成文的规矩。
无事者,天地善封之时,勿近。
莫说这天地界主的大事!
同样。
身为界主弟子的何师兄,当看到众道友开始安静的回往飞升之城时,也是传音告知了哲丰明等人,让他们也先回往此地。
哲丰明等人听到,也是二话不说的点头,根本没敢有什么疑问。
因为他们不傻,当此刻看到一众仙神在拜完界主之后,都开始连续的离开这里之时。
说真的,他们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也想跟着走。
毕竟明眼人都看出来,这里要有大事发生了。
于是当此刻听到何师兄的吩咐,他们是没有多想的就跟着。
摄影仪,他们也是随身带着,没有专门刻意的留下拍摄,看看他们离开后会发生什么。
皆因,这可是一众宇宙之主的事!
他们可不觉得,自己这悄悄的留下来,一众宇宙之主会发现不了。
且来之前,要不是身为宇宙之主徒弟的接引仙者点头,他们其实也是不敢拍的,怕惹来什么祸事,牵连到自己的蓝星。
可如今,在何师兄领头,带领他们回往飞升之城的路上。
他们是在云朵上凑到了一块,各个探着脑袋,发现之前的所有仙神景象都录下来了。
又在此刻,听前方的接引仙者说,这是众道友、众界主、与无上法主并不在意。
否则这寻常的录像仪,别说是天地界主了,甚至连化神,都没办法录下一丝一毫。
也是得知此事。
众人心下暗自庆幸,也有点心思繁跃,恨不得如今就让故乡中的蓝星,看看今日这仙神般的神话之景象!
但行着,行着。
何师兄当感知到他们有一种想要回去的心思,其实也是有意送他们回去看看故里,也算是圆一圆他们的凡尘心,然后可以更好的修行。
说到底,如今他们见得了大师伯,又得了天界内的修行之资,这已经是可以入修行了。
只不过吧,他们还没有见过天界众人所羡慕的仙界,还未见得那数万丈的‘通天建木’,还有分割天地混沌的‘两界神山。’
这真正算是含有大师伯手段的两件‘混沌宝贝。’
这要是回去了,好像并不能彰显大师伯的威势。
于是身为师侄的何师兄,今日也不见礼,也不带他们回城了,而是掉转了方向,准备先带他们去往仙界一行。
且也在何师兄离开的时候。
在之前的飞升之地边缘。
界主一事,随着化神修士的离开后,也早就开始了。
大部分容法之主,已经带着一众化神与洞虚,还有观礼的大神官与弟子们,一同去往了第一方金丹天地。
只是,宁郃和云鹤、以及李宗主等人,依旧是在天界北河中坐着闲聊。
百年界主一事,就交于一众界主。
也是这些小事,对于他人来说,对于天下修士来说,这很重要的界主一事,对于宁郃等人而言,却已经是做了许久,早就习惯了。
只要无类似于蓝星的新鲜天地,也就不多观了。
这一时间,若是有宁郃的视角,从无尽天地中望去。
就能看到天界内的宁郃等人,是闲聊着一些琐事,甚至还讨论着等百年一过,就去找个有趣的下界,一同游玩去。
是毫不在意新的百年界主是谁,是完全相信一众道友的分配。
而在另一个视角,在这方新开的天地内。
一众容法之主是尽心尽责,郑重的传音商讨着,分析着这里的一切,看看哪位内定的道友适合。
大神官们与众界主弟子,则是在四处打量。
他们身后,是一众小心翼翼的化神,是大气都不敢喘,等待着前辈们的吩咐。
其中也只有许道人与小和尚,看似稍微好一点,没有那么紧张。
且就在这般,宁郃等人满是轻松,新界内却满是紧张与郑重的时候。
不知不觉,时间过去。
当时日来到第三天的傍晚。
分化了四十八方天地后。
宁郃是看向了李宗主、恒宗主,林道友,让他们先唤来各自弟子。
再让午宗主将四十八界内的小和尚与许道人唤来。
等五人听到吩咐,有些拘谨的一同来至。
当面对法主,许道人也不再那么自然。
又当距离近了。
小和尚更是猛然发愣,感知记忆中一层薄雾散去后,发现法主正是曾经指点自己的‘教书先生’时。
宁郃却是和善的笑言道:“有一界为乾元界,界内‘天人地’分为三层小天地,其内之人称之为‘天庭、地府、人间、三界’,而宁某有意,让你等一同掌管,不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