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骆驼骑兵
含糖的椰枣,自然被作为储备粮随军携带,油橄榄却是直接榨油之后带走。
主要是路上缺乏榨油的器具,临时临了不好榨油。
再说那么多的人,每天消耗的物资并不少,油脂更不必说。
就郅支城这种小地方,弄出来的橄榄油也支持不了多久,自然也不担心变质的问题。
“好甜!”张和家人们分到一些椰枣,吃了一口后,蔡琰惊呼。
不是惊讶它甜,而是觉得它太甜了,感觉反而不舒服。
可能那些干体力活的人,会很喜欢这个甜度,毕竟能给他们继续干活的力气。
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甜度太高。
要说这糖是果糖,对血糖的影响最低,所以具有一定的保健意义。
问题甜就是甜,不稀释的话,吃一颗还凑合,吃多只觉得腻得慌。
“毕竟也被当做应急口粮。”张和笑道,“若一路过去,我们得不到足够的粮食,那么说不定也要靠这个支持一段时间。”
骆驼倒是已经陆续在郅支城周围搜罗到一批,不过水源的问题可不好解决,尤其是十几万人的用度。
不如说从这里开始,比起食物,水源反而是最重要的问题。
缺水的时间越长,士气下降得越厉害。
放任他们用水不可能,只能统一收集,然后定量配给。
洗澡别指望,最多清洗一下关键部位。
就算这样,还要用木桶什么的接着,用于清洗更脏的东西,或者用于其他用途。
为了避免百姓失去希望和勇气,就必须要尽快找到可以安顿的地方。
简单来说,就要让他们看到大量的绿色,而不是戈壁和黄沙。
第二天,张和召集军队,宣布加快行军的决定。
同时宣布,从现在开始进入物资集中调配阶段,在未来一个月里面,可能日子会比较难过。
直线一千三百公里,按照正常的商路大概有一千六百公里。
也就是二千六百到三千里左右,按照每天一百里的速度前进,也要一个月。
看着时间不算太长,可在资源不多的情况下迅速前进,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不得不说,安息和贵霜这片区域,倒是很好的缓冲地带。
大汉的军队抵达这里,都不得不停下脚步考虑要不要西进。
这里真的有打下来的价值吗?西面真的有肥沃的土地吗?
没有世界地图的情况下,顺着陆路这样前进,大概越走越是会怀疑人生。
“陛下大胆前进便是,我们会跟着的!”众人纷纷回应。
这一路过来,虽然也注意到这气候越来越干旱,水源也越来越匮乏,不过总体来说还能支撑。
到底是苦过来的,大汉这二三十年,不是欠收就是绝收,要么就是各种自然灾害的。
年轻一代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自觉也没什么好害怕的。
至于那些协从军,他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气候。
“记住,接下来一个月,我们要经历的环境,可能比现在还要恶劣两到三倍。”张和宣布。
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要走差不多三千多里,才能抵达里海附近。到了海边,好歹能想办法蒸馏一些水来喝,顺便抓点鱼来吃。在这之前,吃饭喝水可能都成问题。”
要说只是活着,那还不算什么,可若是要行军,那就难说了。
不维持均速前进的话,那么抵达绿洲的进度还会进一步拖延。
所以说以前看三国,总动不动说远征大秦,谁不想?
可就这实际情况,除非张和这样开挂的,否则谁能撑得住?
张和倒是忘记,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来说,人已经走到这里,那么自然不可能回头。
不过被张和那么一说,原本有些害怕的,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将军,有敌军在我们周围游弋!”离开郅支城不到一天,杨浪回来汇报。
郅支城沦陷的消息,自然是已经传出去,就算没有,张和后续搜刮周围城镇,自然也会把消息传递出去。
不如说,对方现在才率军过来,已经算是够慢的。
“准备作战!”张和下令。
现在反而不需要多么害怕,对方就算有十几万的控弦之士,到底是分成好几个国家,一个国家才多少。
这还是班超时期的记录,如今还剩下六万还是七万,说不定更少。
从各地收到消息,然后派兵过来,集结不可能,他们内部本来就不团结。
知道康居国的情况后,张和反而更加肆无忌惮,若非顾虑时间不够,他真就要把这几个小国都给犁一遍过去,为后续的迁徙准备更多的物资。
毕竟进入夏季之后,行军可是会更加困难,换个角度来说,就是要在盛夏前,抵达里海附近。
找个地方休养生息一个两个月,直至气候不那么炎热,到时候再前往亚美尼亚。
己军士卒,大多已经换上甲胄。多出来的甲胄,交给一些百姓的青壮武装起来,作为民兵。
平时看守物资,巡视营地维持治安,战时作为保护百姓的最后一道防线。
更换下来的投掷器,也已经交给他们使用,毕竟已经有足够的弓箭。
可惜就是缺乏弩,不过就亲卫军的两千副强弩,暂时也够用了。
有人过来送装备,张和当然不介意接下来。
不过战争到底会出现伤亡,只希望下面的将军们,不要太骄傲。
毕竟继续伤亡下去,可能军队里面会出现许多其他肤色的人种。
域外封王,混血是无法避免,只是别让其他种族的血脉,占据绝大多数。
等到王国彻底发展起来,同时有一条完善的通道后,三五年带一批三五千的华夏百姓过来,这是很有必要的。
“哈哈,子龙,那帮家伙居然骑着骆驼!”眼看敌军靠近,张绣笑着指向前方。
只见一支骑着骆驼的骑兵,朝着他们杀来。
这样不伦不类的骑兵,张绣还是第一次看到。
“骆驼比较耐旱,还能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水源,所以这里发展出骆驼骑兵,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赵云却是想得更多。
在沙地里面奔跑,马匹的速度不比骆驼要好多少,可能还不如骆驼。
可耐力和耐旱方面,就算是出色的汗血宝马,都未必不得过骆驼。
人家选择骆驼,不是没有足够的战马,而是骆驼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张和也注意到这点,不由得考虑,要不要找时间,培育一批优秀点的骆驼。
不过这需要的时间并不短,很不幸的是他缺的就是时间。
倒是可以把缴获的骆驼,安排给某人,尝试一下组建一支骆驼骑兵。
现在地面还算夯实,跑起来没什么,可若是出现沙漠环境,或者偏沙漠环境,马匹还真没有骆驼方便一些。
话说当头,战争也已经到了尾声。
本来已经衰弱不堪的康居国,显然拿不出优秀的骑兵,可能他们的军队都开始变得腐朽不堪起来。
对张和来说是好事,至少这一路不会有什么强大的敌人。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康居的记载很少,所以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具体的城池,只能尽量一笔带过。也就是这个国家分权的情况严重,有那么点联邦制的意思,所以内耗大概也很严重,不外乎如今由盛转衰。
文字的话有没有不知道,专业的人来说就好,文字载体大概是羊皮纸、陶板甚至是石板,也有可能是金属铭文,木牍的可能性不大。
小时候吃过伊拉克枣,很甜,齁甜而且粘牙。有段时间喜欢,可吃一两颗就觉得腻得慌,后来也不太喜欢吃了。
曾经进口过,后来不吃香了就不怎么看得到了。要说如今广西,广东和海南也有种植椰枣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