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布局网路作品
《侏罗纪》系列电影,虽然闫明没有立马拍摄的想法,但他还是先把小说写出来,然后先把版权掌握在手中,以后就算有人想拍摄这个类型电影,也要先问过他。
这就是占着茅坑以后再拉,防备别人先把茅坑给占了。
在七点上发布后,《侏罗纪》以题材新意就已经火了,写了六千字的时候,七点编辑也找他签约了。
他也凭借《侏罗纪》一跃成为了七点上的白金大神。
一个星期前,《侏罗纪》已经更新完,现在他写的是第二部小说《暮光之城》。
这个时空暮光之城也是没有。
其实,闫明一早是想写《盗墓笔记》、《鬼吹灯》、《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等大IP小说。
只是这些小说已经在七点发表了,加上闫明不想抄袭国内的,毕竟国内的大神写一部小说不容易,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国外作者身上,反正抄袭国外的作品他没有一点心理愧疚。
虽然没有抄袭国内的小说,但这些小说影视作品版权可都要掌握在手中。
从拍摄《怪兽:水猴子》有了钱后,闫明就一直盯着网络小说,只要是前世经典的作品,他都立马联系七点,买下小说的影视作品改编权。
现在他手中已经掌握了十几部小说作品的改编权。
之前只有工作室,人员稀少,这些作品没能立马启动,但现在不同了,天命传媒公司已经有上千个员工,导演也签了好几个,演员虽然不多,但也签入了十几个新人。
加上天命传媒不缺钱,所以,这些作品也应该启动了。
今年公司主要项目是续集电影,电视项目上也就是《僵约》2/3两部续集,这对一个公司来说是非常少。
所以,闫明和吴芳等高层商量了下,拿出《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作为今年的新剧,让新签入的导演练练手。
《鬼吹灯》和《盗墓笔记》是盗墓题材的两大IP,对于原着小说,大家都是赞叹有加。
但两部小说拍出来的影视作品,却一个越拍越烂,一个越拍越让人期待。
《盗墓笔记》,前世改编的影视作品有2015年扬扬主演的同名网剧,2016年由路涵主演的电影《七星鲁王宫》,以及2021年播出的《云顶天宫》。
由于是第一部影视化的作品,所以上映前,大家都对《盗墓笔记》充满了期待。
但所谓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它迎来的不是赞誉,而是一片吐槽声,尤其是李易峰的那一句“将文物上交给国家”,一度成为网络群嘲语。
当然被吐槽的还不止这一点,还有它粗糙的后期制作,以及糟心的造型。
尽管如此,但它好歹塑造的人物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它所传达出的基调和原文也比较符合的,剧情也在正常地走,这部剧给人的感觉就是虽然比较生涩,但演员都是在认真演绎,不管好不好,总归诚意是在的。
可是到了《云顶天宫》,闫明就感觉不忍直视了,才发现原来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不说别的,铁三角的人设整个就崩了,小哥成了话痨,吴邪成了精神病患者,胖子成了妈妈桑。
故事也注水拖拉,不知道在讲什么,逻辑无法自洽。
总之就是找不到一点闪光点。
人家是吸取教训越拍越好,它是吸收毛病,越拍越烂。
而之后潘月明、姜朝、张语绮组成的铁三角拍摄的《龙岭迷窟》更是拿下了8.2的高分,三个人的合作也真的有那味儿了,剧情紧凑,有悬疑有探险,看着人紧张又带感。
这也是继《寻龙诀》之后最被认同的铁三角,因此他们出演的《云南虫谷》、《昆仑神宫》、《南海归墟》都取得不错成绩。
其实对比两个IP的改编,也不难发现,为什么同样的题材改编,观众的反应却不一样。
《盗墓笔记》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是拍出来就行,不管好不好,反正先圈一波再说。
而《鬼吹灯》就比较尊重观众,它是真的当一个作品在做,出来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差了。
闫明这次启动这两部剧,当然不能马马虎虎,他可是交代了公司编剧,如果剧本不过关,他是不会启动这两部戏。
现在公司里的导演可是盯着这两部剧,每天都去公司编剧部门,希望编剧们能尽快完善剧本,毕竟他们还等着剧本拍戏。
看完后台留言,闫明打开了微博,没有意外,微博下面全部都是让他买下《侏罗纪》影视版权,然后尽快拍摄这部电影。
闫明莞尔一笑,要是让网友们知道这部小说影视版权一直在自己手中,而且他未来还会改编成影视作品,不知道网友们会有什么奇怪的反应。
看完微博,闫明直接下了,《侏罗纪》拍摄已经在他计划中,但是没有必要立马公开。
打开word,闫明继续抄袭大业。
《暮光之城》已经写了几万字,但他没有立马就发布,而是想等全部写完,然后一下子全部发布出去。
如果闫明是一名靠码字赚钱的作者,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智的,不利于细水长流,但闫明可没想过靠小说赚钱,他写小说目的是为了把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
小说就算再赚钱,但也不过几百万,可要是改编成影视剧,那赚到的钱就多了去,加上影视周边,一部电影IP,最少能赚几个亿,甚至几百亿都有可能。
许多好莱坞大片,很少是靠票房赚钱,真正的收入反而是周边产品。
星战系列,320亿美金。
赛车系列,100亿美金。
玩具系列,90亿美金。
哈利系列,70亿美金。
冰雪奇缘,53亿美金。
变形金刚系列,30亿美金。
蜘蛛侠系列,13亿美金。
妇联系列,10亿美金。
忍者神龟系列,9亿美金。
蝙蝠侠系列,4.9亿美金。
电影周边玩具,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年交易额300亿美元的工业。
而《星球大战》,不仅创造了一个庞大的电影宇宙,更是电影周边玩具生产、销售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