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的卢小锐亲自结束了他在老家快乐的童年生涯,开始了人生最忙碌的五年。
在北庭县的五年,卢锐每天天不亮起床,跟着官差操练,然后学蛮语,学律法,后来还学雕版,木雕,石雕,绘画,木工,学辨别草药,打猎技巧,野外求生等等。
期间,战乱平定,他哥哥把家人接来北庭县小住,哥哥们没舍得给他的毒打,他娘亲自补上。
一群哥哥姐姐齐上手按住他,不给他开口求饶的机会,让他娘把他好好揍了一顿。
十四岁,卢锐终于不再累得沾枕头就睡,他哥哥又把他送进虎贲军。
跟虎贲军操练一年,他又混进了龙虎营。
十七岁的卢锐,长成了个头超过哥哥的大小伙子,和龙虎营的兵士们打架,和黑川部勇士比马都不会输了。
终于,他得到哥哥的允许,可以一个人一匹马,独自去游历整个北庭县。
他用了整整两年,走遍北庭县大小山川,走过每片土地,写了十几本翔实的游历,画了二十本图鉴。
有黑白,有彩色,画的有山川河流,有走兽飞鸟,有草木植株。
他还为升任定北郡郡守的颜君齐找到了新的盐矿,替哥哥找到了能横穿天湖山,连通北庭县与北境的小道。
随后,卢锐独自入关,一人纵马回家,走的是当年他没走成的老商道。
在观阳孝敬爷爷奶奶阿娘半年,他开始以观阳为起点,先向北再向南,靠双足和马,游历大岐每一寸土地。
待姜濯登基时,他献上了大岐万里江山风物图,在巨大的绢布画轴上,等比例画了上千花草鸟兽。
一时间,他名声响彻大岐,超越做了郡守的邻家哥哥,大岐唯一的皇商亲大哥,和年纪轻轻已入内阁的亲二哥。
但卢锐的旅途还远远没结束,他的风物图,才刚刚开始。
那时,三兄弟中最长寿的小弟弟,精力正旺盛,灿烂潇洒的人生,才只进行了一小半。
青年到中年时期的卢锐依旧没什么钱。
到了他家商队还没踏足的新地方,就愈加捉襟见肘。
于是,曾经学的技能开始发光发热,卖字画,打猎,采草药,甚至帮人盖房子,修屋子……他什么都做。
相关的日记和游记写了一篇又一篇。
到观阳联盟的足迹遍布大岐,他只要到了大些的城镇就能联系上自家商队时,他靠自己丰衣足食的习惯依旧没变。
只有颜料、纸墨,他还得厚着脸皮找哥哥要。
也因为他旺盛的创作欲,使他成了三兄弟中最能烧钱的一个——
即便他中晚年已经名声显赫,字画价值不菲,但依旧不够他花,到六七十岁,还朝家里要钱。
溺爱他的亲哥哥晚年斥巨资把他的游记和画册整合成集册刊印,据说印他画册的几年,整个隆兴郡的高档颜料和墨价格都翻了倍。
这牛气场面让人叹为观止,同期的才子文人不少人在书信、作品提到这一幕,远在京城兢兢业业做首辅的卢舟都受到牵连,因兄弟作风奢靡,惨遭弹劾。
但也正是从这里起,整个大岐乃至后来,掀起了绘制图鉴和研究动植物的风潮,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完善,后来人有了无比丰富的瑰宝。
书画,彩画,草药,野菜,鸟禽,走兽,什么都有人汇编成册。
乃至地方志,神话故事,都在有意无意间,受着影响,多了许许多多的素材资料。
游历山水,更是每个浪漫文人骚客、纨绔子弟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后代的藏书大家,都以能收藏卢锐的图集、游记而骄傲。
因他集册用料考究昂贵,他还在世时就价值不菲,卢锐一过世,更成了天价。
历代有人拿他的集册和真迹当保值的传家宝物珍藏,几经朝代变迁,仍然有十数套完整保存。
他画的两幅巨幅帛画,更是被历代皇室珍藏。
即便后来有人画艺超过他,技术超过他,但从没人如卢锐般,穷其一生,登山下海,所绘皆是亲眼所见。
卢锐的名字,在遥远的未来,记录在历史、美术、地理、医药、动植物学、勘测学等等学科的课本上。
尽管他自己提的很多问题自己都没法解答,但依旧被视为诸多学科的创始人和启蒙人。
他哥哥斥巨资赞助他完成的等比例帛画和彩绘图集游记,也成了家乡观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未来,研究卢锐生平与作品的学者、学生无数。
未来,在他基础上继续开垦钻研的人无数。
未来,周边无数!
作者有话要说:
锐锐篇更完,三次元有点儿事,趁机休息几天,大概下周回来,然后继续更番外~
下面是腊月和文贞。
再之后还有舟舟,京城,未来,一个个来~~